广东工业大学汤亚东、广东省科学院高博韬《ACS AMI》:多功能集成型Janus纳米纤维伤口敷料
伤口愈合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细菌的反复感染、过量的活性氧、炎症细胞因子的存在以及过量的伤口渗出液都会延缓伤口愈合。
北京化工大学刘勇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综述论文
LiMnyFe1-yPO4(LMFP)作为近年来最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比LiFePO4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电压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叶俊伟教授团队:抗菌纳米纤维膜实现极性主导的长效空气过滤
空气污染,包括颗粒物 (PM) 和空气中的病原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
辽宁科技大学陈星星团队:利用温控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评估自支撑锌空气电池膜电极的微区氧反应活性
锌空气电池(ZAB)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储能技术,表现出能量密度高、锌储量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巨大优势。
许景三教授&程蓓教授:用于改进H2O2制备的1D/0D异质结的ZnIn2S4@ZnO S型光催化剂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绿色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有机合成、医疗消毒和污水处理等领域。
四川大学向钢教授:具有力学坚固性和电学稳定性的高性能无蓬松绒毛纳米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
近年来分立式电子器件和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对可持续能源收集装置的需求。
广西大学段青山博士课题组:一种AgNPs-PLA微球/PLA-TPU纳米纤维分层抗菌膜
在食品安全领域,有害微生物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安全。目前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天津工业大学陈英波教授:通过静电纺丝-电喷涂技术构建三维定向传热网络,提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化、小型化及高集成化,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以及快速充放电循环导致热量在电子元件中快速积聚,严重损害了电子元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电子设备的整体寿命。
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刘一涛教授《AM》:全碳气凝胶,实现极端环境下隔热!
热防护材料是确保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极端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
集美大学翁武银教授&扬州大学李松南:静电纺丝淀粉基纳米纤维膜对牡蛎肽腥味的循环吸附及其结构表征
牡蛎肽作为一种新兴的高值化海产品,因其具有的抗氧化和抗疲劳等功能活性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热门资讯
1 纳米纤维产业技术目标市场分布分析
可以预见,在纳米纤维产业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累积,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在实施纳米纤维产业技术时可能存在的专利壁垒也会越多,国内企业对于最新的技术创新也应当通过国外专利保护,支撑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
2 2019 静电纺丝ESI热点论文盘点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一个深度分析工具,通过分析Web of Science(SCI/SSCI)收录的11000多种期刊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供各学科的科学家、机构、国家和期刊的排名数据。
3 优秀!东华大学丁彬研究员入选国家杰青!
近日,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正式公布,共296名申请人获得资助。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丁彬研究员入选,项目名称为《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
4 《Science》子刊:聚乙烯纳米纤维实现导热-绝热任意切换!
实验人员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解在萘烷中制得PE凝胶,再通过两步拉伸PE凝胶来制备PE纤维。
5 注入水相分散的杂化纳米纤维以增强异性水凝胶的机械及电学性能
本文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由亲水性和光交联的生物高聚物和导电聚合物(即PEDOT:PSS)组成的纳米纤维,将其切割成微米长,然后进行化学交联,以制备可分散的杂化纳米纤维(dhNF),作为开发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异质增强元件。
6 北航吴俊涛&中国地质大学刘金刚:优异热稳定性电纺聚酰亚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膜用于高效捕获PM2.5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PM2.5由于其体积小,很容易通过呼吸道,甚至渗透到血管中,因此,人类长期暴露在PM2.5污染下会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7 聚合物模板合成柔性钛酸钡纳米纤维
据报道,通过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法,然后进行简单的煅烧,可以制备出超柔性晶体BaTiO3纳米纤维(NF)薄膜。
8 丁彬教授课题组2018年重要成果锦集
丁彬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功能型纳米纤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化学及生物传感器;自清洁材料;锂电池隔膜;催化剂;气体及液体过滤材料;防护服;油水分离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的研究。
9 蜂窝状纳米纤维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近日,美国乔治亚理学院夏幼南教授课题组通过电纺PCL成功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多管状蜂窝结构的电纺纳米纤维导管。
10 华中科技大学李会巧&翟天佑:GeP5纳米颗粒包覆于纳米纤维以提高其热/电化学稳定性
该研究通过静电纺丝将GeP5纳米颗粒嵌入到碳纳米纤维,成功地获得了均匀的碳包覆GeP5纳米纤维(GeP5@C-NF)。
11 吉林大学王策和卢晓峰教授:高能量密度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近日,吉林大学王策和卢晓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制备了Ni-MOF纳米薄片覆盖PPAN纳米纤维(PPNF@MOF)作为高效超级电容器电极。Ni-MOF纳米片和多孔结构所提供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使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