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机械性能,但固有易燃性限制了其在高层建筑等安全环境的应用。传统阻燃策略受环境负担和效率制约,一些研究通过磷酸化或磺化CNFs结合DES实现有效阻燃,然而仅限于木材/竹子原料且能耗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对CNFs的阻燃改性进行研究。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杨蕊副教授课题组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低共熔溶剂介导的磷/硫双功能化自粘合纤维素纳米纤维实现超高阻燃性”(Self-adhesive cellulose nanofibers achieve ultra-high flame retardancy via deep eutectic solvent mediated dual P/S functionalization)。研究者通过磷酸二氢铵(MAP)和二元深共晶溶剂(DES)的组合预处理,制备出低能耗、简单的工艺和现成的原材料的秸秆纤维素纳米纤维层压板。与传统阻燃策略相比,所得层压板展现出更优异的阻燃性和机械性能。
本研究采用秸秆为原料,进行脱木质素处理,获得脱木质素秸秆。将脱木质素秸秆在磷酸二氢铵-尿素-氨基磺酸低共熔溶剂体系中进行磷酸化和磺化处理,实现双重功能化。处理后的样品经超声分散,制得磺化磷酸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对照组则通过常规超声处理脱木质素秸秆获得普通纤维素纳米纤维。
图1 磺化和磷酸化过程及其阻燃机制示意图
图2 通过FTIR、XRD、XPS及其精细谱(C1s、O1s、P2p、S2p)对CNFL和PSCNF2L层压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系统表征。
经过MAP-DES处理后,秸秆纤维素成功接枝磺酸基和磷酸基,羟基减少,结晶度小幅下降,但纤维素主体结构保持稳定。FTIR光谱显示羟基峰变弱并出现新特征峰,XRD证实结晶度降低但仍为纤维素Ⅰ型,XPS则检测到磷、硫元素及其特征化学键。其中PSCNF2样品改性程度最高,双官能团引入效果最好,为秸秆纤维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图3 应力-应变曲线、柱状图和SEM图像对比了CNF薄膜与层压板的拉伸强度、韧性及微观结构,并与其他生物质阻燃板进行了性能比较
通过拉伸测试发现,经磺化和磷酸化改性后的PSCNFF薄膜与层压板(尤其是PSCNF2L)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韧性均显著提升。这主要归因于分子间氢键增强、纤维直径分布更均匀,从而应力分布更有效,结构更致密。SEM显示PSCNF2L断面呈现紧密交织结构,表面平整,避免了未改性CNFL的分层和孔洞缺陷。与单一改性及传统生物质阻燃板相比,MAP-DES双重改性引入了更多氢键,纤维分散性和长径比更优,使PSCNF2L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提高了3.1倍和15.7倍,表现出明显的力学性能优势。
图4 热重(TG)、微分热重(DTG)、EDS元素分析和SEM等手段,对比了CNFL与PSCNFL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PSCNFL具有更高的残炭率和更致密的残炭层结构,其残炭中硅、氧元素分布更均匀,有效抑制了热量和氧气的传递,从而提升了阻燃性能。图f进一步示意图展示了层压板的阻燃机制。
热重分析表明,PSCNFL因磺酸和磷酸基团的催化作用,其起始分解温度(约180°C)较CNFL提前,但最大分解速率降低,残炭量显著提高表明热稳定性明显增强。酒精灯燃烧测试显示,CNFL一点即燃并持续燃烧至完全烧尽,而PSCNFL燃烧缓慢且可自熄,其中PSCNF2L仅3秒即自熄,阻燃性最优。改性后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炭层,有效隔绝氧气和热量;磷、硫元素可捕获含氧自由基,抑制燃烧。SEM和EDS结果进一步证实PSCNFL残炭更致密,硅、氧元素分布发生变化,印证了MAP-DES处理对阻燃性能的提升作用。
图5 层压板的LOI、HRR、THR及PHRR等阻燃性能数据,并将PSCNF2L与未改性CNF及其他生物质阻燃板的LOI进行了对比,综合评价表明其兼具制备成本低、环境友好、力学与阻燃性能优良的特点。
本研究通过MAP-DES同步磷酸化/磺化秸秆纤维,制备出自粘性层压板(PSCNFL),兼具高效阻燃(LOI 74.9%)、高强(拉伸强度提升3.1倍)、热稳定(残碳率45%)及环保低耗优势。材料可灵活用于包装、建筑装饰,展现广阔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50914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