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吉林大学李永新教授&黄卉教授:基于希夫碱交联的双醛壳聚糖/明胶/茶多酚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抗菌和抗氧化性,可用于食品包装
2025/9/2 16:31:28 admin

当下,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开发新型食品包装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其涉及到的纺丝材料主要以合成聚合物为主(PCL、PLA、PVA等),它们的降解速率较慢,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不利于当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比之下,许多天然产物(如明胶、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等)具有较快的生物降解速率以及环境友好性,甚至它们自身还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可应用于新型食品包装的开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制备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抗拉伸性、和抗菌抗氧化性,能够适应实际食品包装环境的膜材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1.png


近日,吉林大学李永新教授和黄卉教授团队在期刊《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Schiff base crosslinking based dialdehyde-chitosan/gelatin/tea polyphenol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embranes with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for food packaging”。研究者通过多糖改性、静电纺丝工艺、席夫碱交联及热交联技术,制备出具有优异水稳定性、抗菌性、抗氧化性的双醛壳聚糖(DCS)/明胶(GEL)/茶多酚(TP)纳米纤维膜(DCS/GEL/TP-M)。


2.jpeg

图1:DCS/GEL/TP-M纳米纤维膜的制造和形态。


扫描电镜图像和相应的膜直径分布,各组均呈现光滑、连续、无珠状的纤维形态。表明DCS、GEL和TP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根据尺寸分析,发现膜的纤维直径在200-400 nm范围内。当TP含量从5%增加到20%时,纤维平均直径从325 nm逐渐减小到220 nm。同时通过红外光谱、XRD等表征手段进一步证明了壳聚糖成功氧化为二醛壳聚糖,以及膜上茶多酚的负载,并测试了膜中茶多酚在体外的释放过程,对释放结果进行拟合得出,膜中茶多酚在体外释放的行为属于Fickian扩散。膜DCS/GEL/TP-M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机械强度等性能也进行了测试,发现,席夫碱交联和热交联过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尤其是水稳定性。热交联前,膜遇水塌陷,膜在热交联后,膜的失重率最低可达17.25±2.51(%)。


3.png

图2:DCS/GEL/TP-M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及直径分布:(A,a)MDGT5;(B,b)MDGT10;(C,c)MDGT15;(D,d)MDGT20。


4.png

图3:DCS/GEL/TP-M的表征:(A,B)红外光谱;(C)XRD;(D)热重曲线;(E)机械强度;(F)释放性能。


    5.png

图4: (A)不同膜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B)不同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C)不同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D)不同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图4反映了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抗氧化性。TP的掺入增强了膜的抗菌能力,且随着膜中TP含量的增加,抗菌效果更加显著。膜MDGT20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1.08%和89.31%。这是由于TP作为一种优秀的抗菌物质,能够与细菌的细胞膜结合,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菌内部的物质泄漏,导致细菌死亡。同样的,TP的掺入也大幅提升了膜的抗氧化能力(图4D)。未掺入时,膜MDGT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仅为23.67±3.66%。在添加5%的TP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68.07±2.47%,膜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膜中TP掺入量与膜的抗氧化性能呈正相关。膜MDGT2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85.42±2.61%。总的来说,膜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氧化性,能在保鲜期间,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减缓食品自身氧化过程。


6.png

图5:(A)草莓用不同的膜包裹,在25℃保存7天的实际情况;(B)草莓的失重率变化;(C)草莓的硬度变化;(D) 草莓果实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E) 草莓果实总酚含量的变化(F) 草莓果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G) 草莓果实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此外,将制备的膜对草莓进行实际包装测试,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发现,试验组草莓(用膜DCS/GEL/TP-M包被的草莓)的新鲜度均高于对照组和PE组(图5A)。从测试指标上来看,试验组草莓的失重率和硬度变化均小于对照组和PE组。试验组草莓的总酚含量(TPC)、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相对于对照组和PE组草莓维持较高水平。同时试验组草莓的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这表明试验组草莓的过氧化程度较低。这表明膜DCS/GEL/TP-M能有效的延缓草莓的氧化。根据第1天和第7天各组草莓的菌落总数来看。试验组草莓的菌落总数少于对照组和PE组,MDGT20组草莓的菌落总数最少。说明制备的膜DCS/GEL/TP-M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果实中细菌的生长。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psl.2025.101568


人物简介:

李永新,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高层次人才D类(省拔尖人才),吉林大学唐敖庆英才教授。主要从事具有应用潜力的环境功能材料(如静电纺纤维膜、纳米酶/纳米催化剂、发光材料等),进而开发多种环境中典型污染物(如农药抗生素、有机酚类、重金属等)的智能传感分析技术及高效去除方法等研究。目前在Adv. Mater.,Chem. Eng. J.,J. Hazard. Mater., Biosens. Bioelectron.等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学术论文 50 多篇(含中科院一区 TOP 论文 30 余篇,ESI 高被引论文 3 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吉林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


黄卉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省域拔尖人才(D类),吉林大学首批唐敖庆青年学者。设计制备了纳米酶、荧光探针等多种传感材料,并融合了传感阵列技术、机器学习算法、智能手机APP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等,构建了果蔬农药残留、茶叶类别、食品腐败程度等的灵敏/智能分析新技术。在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含ESI高被引论文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等。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