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青岛大学房宽峻教授:聚苯乙烯微球嵌入3D聚酰胺-6纳米纤维,高效过滤超细颗粒
2025/3/27 17:12:12 admin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雾霾污染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雾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烟和水蒸汽造成的,其中空气中高浓度的 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m 的微细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是引起雾霾天气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 PM2.5 粒径小,能较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且能远距离输送,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被呼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肺泡和血液中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病、尘肺病和肺癌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严重伤害。另外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支原体(mycoplasma)、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等各种流感病毒席卷全国,其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病毒颗粒直径小于0.1????m,与分泌物、飞沫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体积约5????m左右的混合体。因此,发明一种高效低阻过滤用的纳米纤维膜,对各种病毒和PM2.5进行有效隔绝,是关乎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更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课题。


1.png


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态纺织协同创新中心房宽峻教授团队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Large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embedded 3D polycaprolactam-6 nanofiber mats with high filtration performance for ultrafine particulates”。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三维(3D)纳米纤维过滤材料,专门设计用于过滤直径PM≤ 1????????的超细颗粒物,通过气体喷射纺丝,成功地将聚苯乙烯微球嵌入 PA6 纳米纤维中,制备出一种"珠链"状PA6/PS微球纳米纤维膜,具有蓬松的三维堆积结构。


2.png

图1: PA6/PS微球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性能。


为了优化PA6/PS微球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深入研究了PS微球粒径及添加量对纳米纤维膜孔径结构及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PS微球粒径对比测试以及采用单一变量法设计PS微球浓度梯度,进行各种测试与表征,最终得出结论:当PS微球为10????????,添加量为1.5 wt%时,微球在纳米纤维膜中的分散效果最均匀,纤维形貌最优。


3.png

图2:(a-e)在PA6浓度为8%、纺丝气压为0.10 MPa、推进速度为1.5 ml/h、纺丝距离为30 CM下,PS微球/PA6纳米纤维膜1000x的扫描电镜图像,其中(a) PS添加量为0 wt% (b) PS添加量为0.5 wt% (c) PS添加量为1.0 wt% (d) PS添加量为1.5 wt% (e) PS添加量为2.0 wt% ;(f)PS微球/PA6纳米纤维膜实物图。


图3中可以看出, PA6/PS微球纳米纤维膜在高流速下对于PM≤ 1μm的超细颗粒物过滤效率可达到99.58±0.09 % ,压降为105±2 Pa,实现了高过滤效率与低压降,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和品质因数,为空气过滤技术提供新启示。


4.png

图3:不同PS微球比例下纳米纤维膜的(a)不同粒径下的过滤效率;(b)过滤性能;(c)品质因数;(d)耐久性能。


空气流速和纤维膜克重也会对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产生影响,图4所示,在PS微球比例为1.5 wt%下,随着空气流速从3.7 cm/s增加到9.7 cm/s时,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变化不大,均在99.5 %左右,过滤压降从85.67±1.53 Pa增加到173±2 Pa;纳米纤维膜克重从5 g/m2增加到20 g/m2时,过滤效率从70.99 %增加到99.7 %  过滤压降从46 Pa增加到105 Pa。


5.png

图4:( a)PS比例为1.5 wt%时,不同流速下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和压降; (b)不同面流速下,不同比例PS微球纳米纤维膜的压降;(c)PS比例为1.5wt %时,不同克重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和压降;(d)不同克重下,不同比例PS微球纳米纤维膜的压降。


图5中可以看出,PA6/PS微球纳米纤维膜同时兼具优异的透气性能、透湿性能和力学性能。此外微球的加入还起到了撑起纳米纤维膜空腔结构的作用,使得该纳米纤维膜展示出了高孔隙率,这也是压强降低的关键因素。


6.png

图5:(a)不同比例PS微球下纳米纤维膜的透气率;(b)不同克重下,不同比例PS微球纳米纤维膜的透气率;(c)不同比例PS微球下纳米纤维膜的透湿率;(d) PS微球/PA6纳米纤维膜的透气性直观图;不同比例PS微球下纳米纤维膜的(e)孔隙率;(f)孔径分布(g)应变应力曲线。


图6为不同纳米纤维膜的化学表征,图6a红外光谱图证明了确实在纳米纤维膜中成功加入了PS微球并且微球含量逐渐增加。图6b XPS全谱图对纳米纤维膜表面原子的化学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纤维膜对PM颗粒物的拦截作用以及PS微球的成功掺入。


7.png

图6; 不同比例PS微球下纳米纤维膜的(a)红外光谱图;(b)XPS全谱图;(c1-3)C1s分峰图;(d1-3) O1s分峰图(e1-3)N1s分峰图。


图7为加入不同比例PS微球的纳米纤维膜直径分布图,可以看出随着微球比例的增加,纤维直径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在纤维膜成型过程中,纺丝液被高压气流拉伸形成射流时,由于聚苯乙烯微球较大的粒径及惯性作用对尼龙6纤维起到了一定的牵伸作用,促使了尼龙6纤维直径细化至472.96 nm。


8.png

图7 不同比例PS微球下纳米纤维膜的(a-e)直径分布;(f)直径分布规律


如图 8a 所示,在推进力的作用下含有 PS 微球的纺丝溶液在内喷嘴头部形成泰勒锥,外喷嘴的高压气流将泰勒锥表面的 PA6/PS 悬浮液剥离成细小的射流。 这些射流在气流的鞭打下,被大粒径的PS微球拉伸,最终变成了嵌入 PS 微球的细纳米纤维(图 8(b))。当 PA6/PS 纳米纤维用于空气过滤时,PM颗粒被蓬松的三维纳米纤维结构有效捕获(图 8(c))。如图 8(d 和 e)所示,本研究制备的纳米纤维结构比纯 PA 纳米纤维结构更细更蓬松,从而增强了过滤的扩散和拦截效果(图 8(f)),实现了优异的过滤性能。


9.png

图8:(a)蓬松串珠状结构形成原理图;(b)纤维与PS微球结构放大图;(c)PS微球/PA6纳米纤维膜对粒子的拦截效应电镜图;(d)不加微球纳米纤维膜截面图;(e)添加1.5%PS微球纳米纤维膜截面图;(f)纳米纤维膜过滤机理图。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5.132459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