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导电性较差、易团聚等缺点阻碍了其作为储能材料的应用,目前将LDHs与导电基底复合被认为是提高其导电性、稳定性和分散性的有效途径。碳材料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被认为是理想的基底,然而原始碳基底缺乏活性基团、分散性较差导致其不能与LDHs进行有效复合以至于两者之间的电子转移效率较低。因此,为了设计出具有高导电性和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碳基复合材料,必须要增强LDHs与碳基底之间的电子传输。
近日,上海大学焦正教授、程伶俐教授团队在期刊《Carbon》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Enhancing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charge transport efficiency in NiCo-LDHs@Co/CoO-CNFs for high-performance asymmetric and zinc-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研究者采用静电纺丝工艺设计了一种负载有Co/CoO量子点的碳纳米纤维(Co/CoO-CNFs)作为基底材料用于原位生长NiCo-LDHs。Co/CoO量子点的引入提高了碳纳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使其表面形成了多孔结构,在碳基底和LDHs之间构建了高速电子传输通道。得益于Co/CoO-CNFs基底与NiCo-LDHs之间的费米能级差和异质界面,电子可以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从NiCo-LDHs快速转移到Co/CoO-CNFs。 NiCo-LDHs@Co/CoO-CNFs用于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和锌离子杂化超级电容器时,均表现出超高的能量密度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图1: (a) CNF、(b) Co/CoO-CNF、(c) NiCo-LDHs@CNF、(d) NiCo-LDHs@Co/CoO -CNF 的 SEM 图像、(e) NiCo-LDHs@Co/CoO-CNF 的 SEM-EDS 元素映射图像。
图2: (a) CNFs、(b) Co/CoO-CNFs、(c) NiCo-LDHs@Co/CoO-CNFs的 TEM 图像,(d,e) NiCo-LDHs@Co/CoO-CNFs的 HRTEM 图像,(f) NiCo-LDHs@Co/CoO-CNFs的选区电子衍射图。
Co 和 CoO 量子点的引入提高了 CNFs 的石墨化程度,在其表面形成了多孔结构。具有介孔和大量缺陷的Co/CoO-CNFs可以为NiCo-LDHs提供丰富的生长位点,使其在Co/CoO-CNFs上均匀致密地分散,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与NiCo-LDHs @CNFs相比,Co/CoO-CNFs上的NiCo-LDHs纳米片具有更高的堆积密度和更薄的层,表明可通过Co/CoO-CNF基底优化NiCo-LDHs的结构。
图3:(a) Co/CoO-CNFs 和 CNFs 的 XRD 图谱。(b) NiCo-LDHs@Co/CoO-CNFs、NiCo-LDHs@CNFs 和 NiCo-LDHs 的 XRD 图谱。(c) Co/CoO-CNFs 和 CNFs 的拉曼光谱。(d)NiCo-LDHs@Co/CoO-CNFs、NiCo-LDHs@CNFs 和 NiCo-LDHs 的 XPS 图谱。(e) Ni 和 (f) Co 的高分辨率 XPS 图谱。
此外,与NiCo-LDHs@CNFs相比,NiCo-LDHs@Co/CoO-CNFs中Ni 2p和Co 2p轨道的峰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表明NiCo-LDHs@Co/CoO-CNF异质结构的存在引起了局域电子的重排。其中,NiCo-LDHs@Co/CoO-CNFs中的Ni3+含量(52.86%)明显高于CNFs中的(34.17%)。同样,NiCo-LDHs@Co/CoO-CNFs中的Co3+含量(60.08%)也明显高于CNFs中的(77.83%)。 Ni 和 Co 的价态较高,这可以归因于 NiCo-LDHs 和 Co/CoO-CNFs 之间异质界面的形成和强电子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电子从 NiCo-LDHs 转移到 Co/CoO-CNFs,进一步导致其异质界面上电荷的重新分布。
图4:(a, b) NiCo-LDHs和Co/CoO-CNFs形成异质界面前后的能带结构图。(c) 奈奎斯特图和Rct值(插图)。(d)电子转移和离子扩散过程的示意图。
NiCo-LDHs(EF =-2.12 eV)和Co/CoO-CNFs(EF =-4.44 eV)之间的异质界面显著加速了电子从NiCo-LDHs到Co/CoO-CNFs的转移,因此,NiCo-LDHs可以作为正电荷中心,捕获电解液中的OH-离子,加速了离子扩散速率,从而促进了电化学反应。Co/CoO-CNFs的Rct值远小于CNFs,说明Co/CoO量子点的锚定显著降低了Co/CoO-CNFs的电荷转移电阻,这可以归因于Co量子点诱导了石墨碳的形成,显著提高了Co/CoO-CNFs的电导率。而NiCo-LDHs@Co/CoO- CNFs的Rct显著低于NiCo-LDHs@CNFs,表明NiCo-LDHs@Co/CoO-CNFs具有更快的电荷转移能力。这是由于NiCo-LDHs和Co/CoO- CNFs之间存在异质界面,显著促进了电子的转移。
图5. (a,b) NiCo-LDHs@Co/CoO-CNFs//ZnSO4//Zn的结构及工作机理。(b)不同电位窗口的CV曲线,(c)20-300 mV s-1的CV曲线,(d)GCD曲线,(e)比容量,(f) Ragone图,(g)长循环测试。
NiCo-LDHs@Co/CoO-CNFs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NiCo-LDHs@Co/CoO-CNFs的比电容可达2055 F g-1。当用于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时,NiCo-LDHs@Co/CoO-CNFs在760.0 W kg-1功率密度下可显示出54.0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此外,组装成Zn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时,NiCo-LDHs@Co/CoO-CNFs也可表现出108 Wh kg-1的超高能量密度 (914.8 W kg-1)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8.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4.119482
人物简介:
程伶俐,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0年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17年、2018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伯恩茅斯大学进行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功能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光催化功能材料,电化学功能材料及气敏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以及重大横向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IF=20.6)、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22.1)、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F=15.1)、Small(IF=13.3)、Carbon(IF=10.9)、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F=9.9)等行业权威期刊发表相关SCI研究论文4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已授权16项),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2022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焦正,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上海大学科技合作处处长,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长期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污染物治理关键材料与技术、环境污染物检测材料与传感器件、新能源材料等。发表SCI论文约262篇,他引6000余次,H因子45;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授权国家专利约60项。曾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022年荣获中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
[课题组招聘]
上海大学环境功能材料(EFM)研究团队服务国家“双碳”战略,面向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材料科学为基础,开展吸附材料、催化材料、传感材料、生物复合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环境领域应用研究,聚焦清洁能源、环境污染监测、工业污染治理、CCUS等工程技术前沿。热忱欢迎具有催化材料、电化学和能源材料相关背景的优秀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