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西南交通大学郑晓彤团队:一种由棒状纳米纤维驱动器组成的中空磁性软体机器人
2024/5/23 14:58:17 易丝帮

磁性软体机器人由于其在磁场下不受束缚的运动和穿透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在生理微环境中,为了克服微环境中的生物障碍,开发小尺寸、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且能精确控制移动的磁性软体机器人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郑晓彤课题组研制了一种由棒状纳米驱动器组成的中空磁性软体机器人。正如图一所示,该驱动功能的纳米纤维基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组成,聚合物基体由光敏性聚(e-己内酯)-b-邻硝基苯-聚乙二醇-邻硝基苯-b-聚(e-己内酯)(PCL-NB-PEG-NB-PCL)共聚物和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填料组成。这个构建思路和纳米结构具有很好新颖性,基于此,磁感应驱动的中空磁性软体机器人具有运动优势。在定向磁场作用下,软体机器人以约50体长/s的速度保持7.3±0.08 mm/s的直线运动。此外,由于Fe3O4纳米粒子的感应磁力矩保持了纤维的轴向并在瞬间自由切换,因此在生理溶液中也可以进行标准的T型翻转运动和精确的旋转运动(图二所示)。而且,体外稳定递送效率的结果表明,中空磁性软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递送和捕获各种生物分子,而无需在目标位置放置磁性源。这为自适应磁性软体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种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在复杂生理环境下的精确运动和快速运动效率。


图片1.png 

图一 中空磁性软体机器人的制备过程

 

图片2.png 

图二 中空磁性软体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分析


该研究成果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学术期刊上发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是一本跨学科一流期刊,主要涉及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化学致动器和分析微系统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属于中国科学院、JCR分区双一区TOP期刊。


研究论文:

Xiaotong Zheng, Zhiwen Zheng, et al. A hollow magnetic soft robot consisting of rod-shaped nanofiber actuator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412 (2024) 135783.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请使用谷歌,360极速,火狐或Edg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