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张学同Nat. Commun.:两次凝胶化策略制备构型可编辑的高强度气凝胶
2023/12/26 15:40:31 admin

气凝胶作为一种著名的轻质多孔纳米材料,近几十年来在各个新兴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其低密度和弱力学性能使其构型编辑能力面临挑战。


近期,受民间艺术的启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张学同研究员团队建立了一种高效的二次凝胶化(TC)策略,以制备可变形凝胶前体实现的构型可编辑的高强度气凝胶。作为概念验证,选择芳纶纳米纤维(ANFs)和聚乙烯醇(PVA)作为气凝胶的主要成分,其中PVA在第一次凝胶化过程中形成柔性构型可编辑凝胶网络,ANF在第二次凝胶化过程中形成构型锁定凝胶网络。TC策略保证了所得气凝胶具有高韧性和可实现的构型编辑能力。总之,通过从软到硬的调制,所产生的具有特殊构型的高强度气凝胶为突破气凝胶的性能极限和扩大气凝胶的应用领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1.png

图1.设计和概览图。通过可转化凝胶前体实现的受民间艺术启发的、两次凝胶化、构型可编辑的高强度气凝胶示意图。


2.png

图2.制备的气凝胶的二次凝胶化过程和网络转化机制。


3.png

图3.AP有机凝胶、水凝胶和气凝胶的力学性能。


4.png

图4.通过构型编辑制备气凝胶。


5.png

图5.构型编辑气凝胶的性能。


该工作以“Folk arts-inspired twice-coagulated configuration-editable tough aerogels enabled by transformable gel precursor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23-44156-4)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156-4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