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具有优异人体运动检测性能的电子皮肤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近期,郑州大学刘虎副教授团队基于协同导电填料(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和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修饰的透气性热塑性聚氨酯(TPU)静电纺丝纤维膜,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导电网络骨架的多功能电子皮肤。然后,通过预拉伸构建微裂纹结构,改变微裂纹密度可以有效地调节所得C-MWCNT/PEDOT:PSS/TPU(CPT)导电纤维膜的应变灵敏度。由于三维导电网络骨架、微裂纹结构和C-MWCNT在相邻裂纹碎片之间的桥接作用,乙二醇处理的CPT(C-MWCNT和PEDOT:PSS的质量比为9/1)(e-CPT9/1)应变传感器表现出高灵敏度(6008.3)、宽响应范围(680 %)、快速响应/恢复时间(200ms/200ms)、低检测限(0.5%)、优异的耐用性和可重复性(6000次循环)。出色的应变传感性能使其能够准确监测人体运动和生理信号,还可以作为智能传感手套识别不同的字母手势和数字手势。此外,由于C-MWCNT和PEDOT:PSS的光热转换能力和热电效应,获得的e-CPT9/1器件还具有高效的“光-热-电”转换能力,显示出作为自供电应变传感器的巨大潜力。
图1.CPT导电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
图2.(a-a”)TPU、(b-b”)PDA/TPU和(c-c”)CPT导电纤维膜的SEM图像。(d)TPU、PDA/TPU和CPT导电纤维膜的XPS光谱,(e)高分辨率C1s分裂峰,以及(f)FT-IR光谱。
图3.不同比例的CPTX的SEM图像:(a-a”)CPT0/10,(b-b”)CPT1/9,(c-c”)CPT5/5和(d-d”)CPT9/1。
图4.(a)不同混合导电填料质量比的CPT在拉伸过程中的相对电阻变化。(b)CPT9/1在不同应变下的SEM图像及相应的传感机制。(c)CPT9/1在EG处理前后的相对电阻变化。(d)e-CPT9/1的应变灵敏度分析。
图5.e-CPT9/1的应变传感性能。
图6.e-CPT9/1应变传感器在全方位人体运动监测中的应用。
图7.e-CPT9/1的光热转换特性。
图8.e-CPT9/1的热电转换特性。
该工作以“Ultra-stretchable, sensitive and breathable electronic skin based on TPU electrospinning fibrous membrane with microcrack structure for human motion monitoring and self-powered application”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OI:10.1016/j.cej.2023.147899)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