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电子科技大学谢光忠&苏元捷:一体化核壳结构智能纺织品用于监测活性二氧化氮浓度和压力
2023/8/23 9:45:44 易丝帮

在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低能耗、可扩展的有害气体检测技术来保护环境。然而,大多数现有的气体传感器受到巨大的电力供应、繁重的维护工作以及庞大的体积的限制。

 

近期,电子科技大学谢光忠教授&苏元捷副教授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了一种核壳结构的智能织物(CST),将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PVDF/PZT)核层的压电转换和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ANI/PVP)壳层的化学电阻传感同步、协同耦合在一根纤维中,从而实现对NO2气体压力和浓度的自主同步监测。传感体的受体功能、换能器功能和利用系数,这三个基本的气体传感属性可通过调节孔隙组成和介观结构以及传感-转换组分比来同时调节/优化。在NO2检测方面,实现了0.32ppm-1的高灵敏度、低检测限(~100ppb)和良好的选择性。此外,所制备的CST在同时检测气体压力(57mV/KPa)和浓度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能力。通过理论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能很好地揭示/预测气体传感行为的传感机制。总体而言,这项工作为构建主动式多功能环境传感器和多模态智能纺织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image.png 

图1.一体化核壳结构智能纺织品的结构设计与表征。


image.png 

图2.利用Ar离子蚀刻进行逐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image.png 

图3.自供电CST基NO2传感器的气体传感性能。


image.png 

图4.同时监测气体压力和浓度的传感应用。


image.png 

图5.基于CST的自供电气体传感器的理论建模。

 

该工作以“Integrated core-shell structured smart textiles for active NO2 concentration and pressure monitoring”为题发表在《Nano Energy》(DOI:10.1016/j.nanoen.2023.108788)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3.108788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请使用谷歌,360极速,火狐或Edg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