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21/acsapm.2c01229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用于大规模加工共轭聚合物的有前途的方法。然而,研究人员对共轭聚合物静电纺丝加工-结构-性能关系还不甚了解。在此,本文报道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3-己基噻吩)(P3HT)的静电纺丝:31、58和83kDa。使用三氯甲烷作为溶剂,利用高分子量聚环氧乙烷(PEO)来促进P3HT的加工。对新制备的和24小时老化的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溶液的老化导致P3HT链的自组装,特别是83kDa P3HT的明显H聚集。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发展和性能,使用一种定制装置测量了单纤维电导率。研究发现电导率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新配制的溶液产生的纤维相比,老化溶液制备的纤维的单纤维电导率提高了五倍。尽管纤维中的PEO浓度为25%,但单根纤维的最大电导率约为2.7×10-5S/cm,类似于原始P3HT薄膜。总体而言,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了电纺纤维中P3HT结构的发展与聚合物分子量和加工步骤的关系,及其与纤维性能的相关性。
图1.用于纺丝P3HT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示意图显示了溶液的纺丝步骤。
图2.收集在铝箔上的样品的SEM显微照片。(a,b)不含PEO的P3HT的珠形成;(c,d)由3.9%P3HT(83kDa)溶液获得的珠状纤维。由老化和未老化的3%P3HT溶液制备的无珠纤维,其中P3HT分子量不同:(e,h)31kDa,(f,i)58kDa和(g,j)83kDa。在(c-f)中,将PEO浓度调整为总聚合物(P3HT和PEO)浓度为4%。比例尺表示30μm。
图3.(a)溶液w/o和w/24老化,(b)由w/o和w/24老化溶液获得的具有不同P3HT分子量的薄膜和纤维垫的光致发光光谱。激发波长为450nm。
图4.(a)在1rad/s的频率(ω)下捕获的存储(G’)和损耗(G”)模量与振荡应变幅度的函数关系,(b)G’和G”与频率的函数关系,以及(c)复粘度与振荡应变率的关系。所有实验均在20℃的室温下进行,图中显示了代表性误差线。
图5.电纺纤维的DSC结果(第一次加热和冷却扫描):(a)31kDa P3HT、(b)58kDa P3HT和(c)83kDa P3HT。
图6.(a)原始P3HT(58kDa)、PEO和P3HT(83kDa)/PEO薄膜,以及(b)电纺P3HT(83kDa)/PEO和PEO纤维垫的XRD图;P3HT的(100)峰强用于XRD数据的归一化。
图7.83kDa_24h纤维垫的2D GIWAXS图案:(a)平行于入射光束方向,(b)垂直于入射光束方向。(c)平面外方向和(d)平面内方向的1D GIWAXS图谱。图中“Para”和“Perp”分别表示平行于和垂直于纤维长轴的入射光束。
图8.溶液中P3HT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形成纤维的示意图。(a)新配制的溶液;(b)溶液老化过程中H-和J-聚集体的演变;(c)纤维中面上和边缘上定向P3HT链的存在。PEO链为绿色,P3HT链为紫色。
图9.单根纤维的电导率与P3HT分子量和纺丝溶液老化条件的关系。在每种情况下,至少对12组样品进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