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38/s41598-022-20026-9
三维结构硅(Si)-碳(C)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潜力巨大。在此,本研究通过表面改性、静电自组装、热处理交联和进一步碳化制备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碳封装硅纳米颗粒/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NG/C@Si/CNF),作为LIBs的潜在高性能负极。包裹在Si纳米颗粒周围的N掺杂C基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并缓冲了锂化/脱锂过程中Si纳米颗粒的体积变化。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的CNF充当了离子和电子快速传输的导电网络。完全紧密连接的有机材料NG/C@Si和CNF防止了颗粒的破碎和脱落,并保持了电极结构的完整性。与其他电极材料相比,NG/C@Si/CNF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经过100次循环后,电极保持了1371.4mAh/g的高可逆比容量。
图1.NG/C@Si/CNF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2.NG/C@Si(a,b)、G@Si/CNF(c,d)和NG/C@Si/CNF(e,f)复合材料的SEM图像。
图3.NG/C@Si(a,b)、G@Si/CNF(c,d)和NG/C@Si/CNF(e,f)复合材料的代表性TEM图像,(g)NG/C@Si/CNF复合材料的HRTEM图像,以及(h)Si的SAED图谱。
图4.NG/C@Si/CNF复合材料表面Si、N、C和O元素的EDS映射。
图5.Si、GO、rGO、CNF、NG/C@Si/CNF、NG/C@Si和G@Si/CNF的代表性(a)XRD图谱和(b)拉曼光谱。
图6.(a)NG/C@Si/CNF、G@Si/CNF和NG/C@Si的全扫描XPS光谱。(b)NG/C@Si/CNF的Si2p XPS光谱,(c)NG/C@Si/CNF的C1s XPS光谱,(d)NG/C@Si/CNF的N1s XPS光谱。
图7.(a)纯纳米Si、Si-OH、Si-NH2、GO和NG/C@Si/CNF的FT-IR光谱。(b)纯纳米Si、G@Si/CNF、NG/C@Si和NG/C@Si/CNF复合材料的TGA曲线。
图8.(a)G@Si/CNF、NG/C@Si和NG/C@Si/CNF电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b)NG/C@Si/CNF电极最初五个循环的CV曲线。(c)NG/C@Si/CNF复合电极的充放电曲线。(d)G@Si/CNF、NG/C@Si和NG/C@Si/CNF复合电极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e)NG/C@Si/CNF复合电极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
图9.(a)循环前和(b)循环后G@Si/CNF、NG/C@Si和NG/C@Si/CNF复合电极的奈奎斯特图和电化学阻抗谱。
图10.(a-c)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100次锂化/脱锂循环之前和(d-f)之后,NG/C@Si/CNF、G@Si/CNF和NG/C@Si电极表面的代表性SEM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