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carbon.2022.09.033
三维(3D)分层纳米微结构具有前所未有的物理化学特性。然而,构建具有3D分层特征的明确界定结构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在此,研究者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随后的高温碳化工艺制备出一种N掺杂碳纤维(NCF),其中N掺杂碳纳米管(NCNTs)垂直生长在NCF表面上,使用Fe物种作为催化剂。在3D分层结构中,Fe3C纳米颗粒(NPs)嵌入NCF基质中,而FeNPs封装在NCNT中。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所制备的分层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吸收带宽为4.0GHz,最小反射损耗为-49.56dB,厚度低至1.50mm。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分层结构增强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归因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引入和3D导电网络的形成导致的传导损耗增加,以及分层结构中额外界面和缺陷引起的极化损耗增加。综上,本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制造用于高效电磁波吸收的3D结构。
图1.(a)Fe3C@NCF/Fe@NCNT的合成示意图,(b,c)Fe3C@NCF/Fe@NCNT的SEM照片,(d,e)NCF的SEM照片,(f,g)Fe3C@NCF/Fe@NCNT-w的SEM图像。
图2.(a)NCF、Fe3C@NCF/Fe@NCNT-w和Fe3C@NCF/Fe@NCNT的X射线衍射图,(b)高分辨率Zn2p XPS光谱,(c)高分辨率Fe2p XPS光谱,(d)高分辨率N1s XPS光谱,(e)N物种含量,(f)拉曼光谱。
图3.(a)Fe3C@NCF/Fe@NCNT的TEM像,(b)Fe3C@NCF/Fe@NCNT中NCNT部分的TEM图像,(c)Fe3C@NCF/Fe@NCNT中NCF部分的HRTEM像,(d)Fe3C@NCF/Fe@NCNT中NCNT尖端的HRTEM图像,(e)Fe3C@NCF/Fe@NCNT的TEM图像以及Fe、Zn、C、N和O的对应元素映射。
图4.(a)NCF、Fe3C@NCF/Fe@NCNT-w和Fe3C@NCF/Fe@NCNT的复介电常数实部,(b)复介电常数虚部,(c)介电损耗角正切。(d)NCF、Fe3C/NCF和Fe/NCNT的态密度图。(e,f)计算的Fe3C/NCF和Fe/NCNT的电荷密度差异。
图5.(a,d)NCF、(b,e)Fe3C@NCF/Fe@NCNT-w和(c,f)Fe3C@NCF/Fe@NCNT的RL曲线和二维投影图。(g)NCF、Fe3C@NCF/Fe@NCNT-w和Fe3C@NCF/Fe@NCNT的最小反射损耗和最大有效吸收带宽比较。(h)Fe3C@NCF/Fe@NCNT的SRL值与其他报告进行对比。(i)NCF、Fe3C@NCF/Fe@NCNT-w和Fe3C@NCF/Fe@NCNT的α曲线。
图6.Fe3C@NCF/Fe@NCNT的电磁波吸收机理图。
图7.基于远场响应的CST仿真结果:(a)NCF、(b)Fe3C@NCF/Fe@NCNT-w和(c)Fe3C@NCF/Fe@NCNT。(d-f)NCF、Fe3C@NCF/Fe@NCNT-w和Fe3C@NCF/Fe@NCNT的RCS仿真曲线。(g-i)NCF、Fe3C@NCF/Fe@NCNT-w和Fe3C@NCF/Fe@NCNT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与俯仰面内的角度(theta)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