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cej.2022.137777
将导电碳纳米纤维“线”穿过Co3O4纳米盒可显著增强其导电性和Li+转移。在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膜,其中N掺杂碳(NC)纳米纤维芯夹在嵌入NC纳米纤维的Co3O4纳米盒(Co3O4@NC)之间。交织的碳纳米纤维用作传输Li+和电子的柔性导电载体。中空Co3O4纳米盒沿着表面纳米纤维串成项链状结构,可抵抗硫的体积膨胀,实现高硫负载,并为锚定多硫化锂(LiPSs)及其催化反应提供额外的活性位点。在放电过程中,当Li+和电子进入纳米盒时,锚定在Co3O4表面的LiPSs迅速转化为Li2S。在充电过程中,固体Li2S在Co3O4表面还原为硫,而Li+和电子沿着纳米纤维离开。此外,Li+与Co3O4(311)平面上暴露的氧原子的强键合有助于分离Li+与Li2S并降低Li2S解离能垒。快速Li+/电子转移和高催化活性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穿梭效应,并显著提高了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使用这种Co3O4@NC-NC-Co3O4@NC中间层的Li-S电池在1.0C下循环450次后的比容量为703.1mAh/g。即使硫负载高达4.94mg/cm2时,电池在0.2C下循环120次后仍可保持718.2mAh/g的比容量。
图1.a-c)具有交织网络结构和中空Co3O4纳米盒的Co3O4@NC膜的合成过程。d)Co3O4@NC膜的切片照片和柔性演示。e)Co3O4@NC膜的横截面SEM图像。f)Co3O4@NC膜表面的高分辨率SEM图像。g)Co3O4@NC膜的横截面EDX图像。h)Co3O4@NC膜的高分辨率SEM和EDX图像。i-k)Co3O4@NC膜的不同分辨率SEM图像,突出了中空纳米盒。
图2.a)带有中空Co3O4纳米盒的Co3O4@NC膜的TEM图像。b)Co3O4纳米盒的HRTEM图像。c)Co3O4纳米盒的SAED图谱。d-f)Co3O4纳米盒中Co和O的元素映射。g)Co3O4@NC和CNF膜的XRD图谱。h)Co3O4@NC和CNF膜的拉曼光谱。i)Co3O4和N-石墨烯的态密度(DOS)。j-k)使用Co3O4@NC和CNFs膜作为夹层时,0-24h内LiPSs从H形玻璃试池左侧扩散的照片。
图3.a)Li2Sn(n=1,2,4,6,8)和S8物种在NC和Co3O4表面上的结合能。b-c)吸附在NC和Co3O4表面后Li2S6的电荷密度变化。黄色和蓝色区域分别代表电荷积累和耗尽。d-e)循环前后N1s的XPS光谱。f)循环后Li1s的XPS光谱。g-h)循环前后Co2p的XPS光谱。i)循环后S2p的XPS光谱。j)用不同膜制造的电池的EIS曲线。k)低频区域中Z´与ω-0.5之间的关系。l)以Co3O4@NC膜为夹层的电池在不同循环下的EIS曲线。
图4.a)具有不同夹层的对称电池的CV曲线。b-c)不同表面上恒压为2.05V时的恒电位放电曲线。蓝色:Li2S8还原,紫色:Li2S6还原,红色:Li2S沉淀。d)NC和Co3O4表面上Li2S解离(Li2S→LiS+Li++e–)的能量分布。e)NC和f)Co3O4表面上Li2S解离的结构(绿色,Li;黄色,S;蓝色,Co;红色,O)。g)NC和Co3O4表面充电过程的自由能图。
图5.a)以不同膜作为中间层的Li-S电池在0.05mV/s时的CV曲线。b)以不同膜作为中间层的Li-S电池在0.5C下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c)具有不同中间层的电池在0.1至5.0C下的倍率性能。d-e)具有不同中间层的电池在0.5至1.0C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f)具有较高硫负载(2.94和4.94mg/cm2)的Co3O4@NC膜在0.2C下的循环性能。g)Co3O4@NC膜在2.0C下的长期循环性能。
图6.a)LiPSs在Co3O4@NC膜上的催化转化示意图。b)循环后LiPSs吸附在Co3O4纳米盒上的SEM图像。c)循环后Co3O4@NC膜的横截面SEM图像。d-e)循环后Co3O4@NC膜表面的SEM图像。f-i)循环后Co3O4@NC膜的SEM和EDX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