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jwpe.2022.102649
本研究开发了静电纺丝钙钛矿型YFeO3纳米纤维(YFONFs)和活性碳纳米纤维(ACNFs),用于处理常规偶氮染料OrangeII和新兴污染物磺胺二甲嘧啶(SMT)。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通过优化聚合物浓度、进料流速、针尖到收集器的距离和外加电压,获得了形状规则、尺寸及分布均匀且致密的纳米纤维。在一个未分割的光电化学系统中,分别利用静电纺丝YFONFs和ACNFs作为阳极和阴极,能够以较高的去除效率(RE)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优异的性能可归因于阳极光电催化氧化和阴极光电子-芬顿反应的协同效应,分别通过一个分开的光电化学系统得以证实。考虑到RE和能耗,分别在20和25V下测定用于处理OrangeII和SMT的外加电压。此外,离子浓度为7mM Na2SO4和0.75mM FeSO4,OrangeII在30℃下,SMT在35℃下,pH值=3是提高目标污染物RE的最佳条件,因为上述条件促进了羟基自由基(自由基dotOH)的光电生成。研究还发现,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遵循伪一级模型而非伪二级模型,这表明了单分子反应对污染物降解的重要性。
图1.(a)完整的和(b)分开的电化学反应系统的示意图。
图2.电纺YFONF样品的SEM照片:(a)Y1,(b)Y2,(c)Y3,(d)Y4,(e)Y5,(f)Y6,(g)Y7,(h)Y8,(i)Y9。
图3.(a)典型电纺YFONFs(Y2)的广域SEM图像和(b)XRD图。
图4.(a)YFONFs(阳极)和ACNFs(阴极)对OrangeII降解的贡献;(b)各种阴极材料对OrangeII降解的影响。
图5.外加电压对(a)OrangeII和(c)SMT降解时长的影响;RE和SEC对(b)处理OrangeII和(d)SMT的外加电压的依赖性。
图6.Na2SO4浓度对(a)OrangeII和(b)SMT降解时长的影响;FeSO4浓度对(c)OrangeII和(d)SMT降解时长的影响。
图7.温度对(a)OrangeII和(b)SMT降解时长的影响。
图8.pH对(a)OrangeII和(b)SMT降解的影响。
图9.基于(a,c)准一级和(b,d)准二级速率反应模型分析OrangeII和SMT的降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