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mtener.2022.100967
近年来,锂二氧化碳(Li-CO2)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环保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高充电电压使其难以承受大电流密度,从而导致能量效率较低。在此,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含铜单原子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u/NCNF)作为锂二氧化碳电池的自支撑阴极。采用静电纺丝、两步热处理以及气象沉积法制备了Cu/NCNF样品。电化学性能表明,配备Cu/NCNF的Li-CO2电池具有高比容量(电流密度为100mA/g时的对应值为14084mAh/g)和1.29V的低极化,以及133次循环期间的长期稳定性。研究者指出Cu/NCNF样品的高度空间化结构可以为放电产物提供相当大的存储空间。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光谱进一步证明了Cu-N4催化活性中心的存在,均匀分散的Cu-N4位点对CO2的吸附活化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促进作为反应活性位点的放电产物的分解。
图1.Cu/NCNF的主要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2.(a)NCNF和Cu/NCNF的拉曼光谱和(b)XRD光谱,(c)Cu/NCNF,(d)C1s,(e)N1s和(f)Cu2p的XPS光谱。
图3.Cu/NCNF的表征。(a)SEM图像,(b,c)TEM图像,(d,e)原始和放大的HAADF-STEM图像,(f)碳、铜和氮的EELS映射图像。
图4.(a)Cu/NCNF、Cu箔、CuO和CuPc的Cu K-edge XANES和(b)EXAFS。(c)Cu/NCNF、CuO、CuPc和Cu箔K空间中的Cu K-edge EXAFS光谱的傅里叶变换幅度。
图5.(a)Cu箔、(b)CuPc、(c)CuO和(d)Cu/NCNF的小波变换(WT)。
图6.配备NCNF和Cu/NCNF的Li-C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a)全恒电流充电/放电特性;(b,c)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放电/充电特性。d)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极化;(e,f)400mA/g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
图7.(a-c)原始、放电、充电的SEM图像和(d)XRD图谱;不同状态下含Cu/NCNF的Li-CO2电池阴极中(e)Li1s和(f)C1s的XPS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