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cej.2021.134059
在本研究中,开发了具有光芬顿催化和光热活性的硫化铜纳米颗粒(CuS NPs)/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以增强对顽固性生物医学污染物如四环素(TC)的去除。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CuS NPs封装在CS纳米纤维(CS ENFs)中,以获得具有高孔隙率和大表面积的CuS@CS ENF复合材料(CuS@CS ENFC)。对TC去除机制的研究表明在TC降解过程中,CS ENFs对TC的吸附以及TC与CuS NPs的类芬顿反应之间具有互补性。ENFCs与京尼平(GP)交联,以提高CuS NPs在长期储存中的稳定性以及ENFCs在宽pH范围内的可用性。CuS@CS ENFCs在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产生电子-空穴对和局部热疗,这导致ENFCs上H2O2的相关催化反应比在黑暗中发生的速度更快。与原始的CuS NPs相比,ENFCs更容易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且ENFCs上的吸附位点可以通过光芬顿催化降解TC来得以再生。此外,ENFCs还具有抗菌活性。总体而言,ENFCs环保且易于回收,在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和环境相关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图1.壳聚糖电纺纳米纤维(CS ENFs)和CuS封装CS ENFs(CuS@CS ENFs):(A)SEM图像,(B)EDS分析,(C)TEM图像和(D)HRTEM-EDS映射。
图2.壳聚糖电纺纳米纤维(CS ENFs)和CuS封装CS ENFs(CuS@CS ENFs):(A,B)FTIR光谱,(C)XRD图和(D)TGA。
图3.硫化铜包裹京尼平-壳聚糖电纺纳米纤维(CuS@GCS ENFC):(A)平均直径,(B)孔隙率,(C)溶胀率,(D)剩余重量比。(E,F)CuS@CS ENFC和CuS@GCS ENFC在浸入pH4.0介质后的SEM图像,以及(G,H)铜离子释放。
图4.CuS1/20@GCS ENFCs的光热效应。硫化铜纳米颗粒(CuS NP)含量(A)和NIR激光功率(B)对温度升高的影响,在3次“开-关”循环下,CuS封装京尼平-壳聚糖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CuS1/20@GCS ENFCs)的(C)热图、(D)储存稳定性和(E)升温。
图5.类芬顿降解(A)和类光芬顿降解(B)。通过荧光探针和对苯二甲酸分析•OH(C)以及ESR光谱分析(D)。(E)硫化铜包封京尼平-壳聚糖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CuS1/20@GCS ENFCs)对亚甲基紫(MV)的动态降解,(F,G)连续四个循环期间MV的类光芬顿降解。
图6.(A)30分钟期间,GCS ENF/H2O2、CuS NPs/H2O2和CuS1/20@GCS ENFC/H2O2体系对四环素(TC)的类芬顿催化降解吸收光谱。(B)GCS ENF/H2O2、CuS NPs/H2O2和CuS1/20@GCS ENFC/H2O2体系对TC的动态类芬顿催化降解和伪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C)在LED可见光(395-410nm)和NIR激光(980nm)照射下,CuS1/20@GCS ENFC/H2O2体系30分钟内类光芬顿催化降解TC的吸收光谱。(E)在阳光照射下,CuS1/20@GCS ENFCs对TC的动态类光芬顿降解和伪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F)在阳光照射下,四个连续循环的类光芬顿降解TC。
图7.硫化铜包裹京尼平-壳聚糖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CuS@GCS ENFCs)对四环素(TC)的降解机理示意图。
图8.(A)CuS1/20@GCS+H2O2+NIR体系对TC的TOC去除效率,(B)CuS1/20@GCS+H2O2+NIR体系降解TC的中间体和可能的转化途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