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3390/polym13223938
在本研究中,将聚丙烯腈(PAN)与可再生聚合物木质素混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电纺纳米纤维。木质素被用作软模板,通过选择性溶解技术从纳米纤维中去除,以制备多孔PAN纳米纤维。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对这些纳米纤维进行表征,以研究其性质和形貌。结果表明木质素可以均匀地混合到PAN溶液中并成功地电纺成纳米纤维。FESEM结果表明PAN:木质素比例与电纺纤维的直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选择性化学溶解技术成功地从电纺纳米纤维中去除木质素,从而使纳米纤维表面粗糙且多孔。BET结果表明,与PAN纳米纤维相比,去除木质素后PAN/木质素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加了一倍以上。经选择性化学溶解后,当PAN/木质素比例为8:2时,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最高,为32.42m2/g,平均孔径为5.02nm。经选择性化学溶解后,电纺纳米纤维的直径也略有减小。综上,多孔PAN纳米纤维可作为生产高度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前体。
图1.与PAN和木质素相比,选择性化学溶解后PAN/木质素纳米纤维的FTIR光谱。
图2.纯PAN和选择性化学溶解后PAN/木质素纳米纤维的FTIR光谱。
图3.选择性化学溶解前具有不同PAN:木质素比率的纳米纤维的FESEM显微照片:(a)PAN,(b)9:1,(c)8:2,(d)7:3,(e)6:4。选择性化学溶解后具有不同PAN:木质素比率的纳米纤维的FESEM显微照片:(a')PAN,(b')9:1,(c')8:2,(d')7:3和(e')6:4。
图4.选择性化学溶解之前(纯纳米纤维)和之后(改性纳米纤维)的纳米纤维直径图。
图5.选择性化学溶解前纳米纤维的DTG曲线。
图6.选择性化学溶解后纳米纤维的DTG曲线。
图7.(a)7:3 PAN/木质素纳米纤维和(b)选择性化学溶解后7:3 PAN/木质素纳米纤维的XRD谱。
图8.PAN/木质素纳米纤维的各种比例图,以及BET表面积和平均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