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3390/pharmaceutics13111900
透皮给药系统(TDDS)因其能够提供稳定的血药浓度并在较长时间内防止首过代谢而引起了药学科学家的浓厚兴趣。聚乙烯醇(PVA)由于其生物相容性、无毒、纳米纤维和水凝胶形成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尽管有这些优点,但其形态很容易遭到连续吸水的破坏,并且由于其亲水性而导致药物突释。本研究旨在使用静电纺丝和冷冻凝胶(冻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含双氯芬酸钠(DS)的双层PVA贴剂,以改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物相容性,进一步研究了DS双层PVA贴剂的药物释放。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的形态观察证实了两层之间的聚合物-聚合物相互作用,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证明了DS在PVA基质中的相容性高达PVA体积的2%w/v。DS负载物在PVA基质中呈无定形分布,未检测到DS-PVA相互作用的可见光谱。DS双层PVA贴剂具有较厚的纳米纤维层(3毫升运行体积)、三次冻融循环和2%DS负载(标记为2%DLB3C),其溶胀能力最低(18.47%)。使用Franz扩散池进行的体外评估表明,2%DLB3C表明DS的缓释效果较好,12小时后释放了53.26%的DS。2%DLB3C的通量(Jss)为0.256mg/cm2/h,渗透系数(Kp)值为0.020cm/h。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和冷冻凝胶制备的含DS的双层PVA贴片能够释放药物长达24小时,并且可以作为皮肤的药物库,从而扩展DS的药理作用。
图1.用于扩散研究的Franz扩散池设置。
图2.含DS的双层PVA贴剂的制备过程。
图3.所制备的双层PVA贴片的横截面:(a)DLA3C和(b)DLB3C。
图4.双层PVA贴剂中双氯芬酸钠(DS)相容性的FTIR光谱。
图5.未加药物和含DS药物的DLA3C和DLB3C溶胀能力与浸泡时间和DS负载率的函数关系。
图6.扩散过程前后双层PVA贴片(纳米纤维侧)的形态结构:(a-f)含DS的DLA3C和(g-l)含DS的DLB3C。
图7.双氯芬酸钠(DS)的标准校准曲线。
图8.含DS的DLA3C和DLB3C每单位面积的DS累积释放量(mg/cm2)。每个数据点代表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SD。
图9.DS药物体外渗透曲线图:(a)DLA3C(1至2%w/v);(b)DLB3C(1%至2%w/v)。
图10.含DS的双层PVA贴剂的组成部分。
图11.含DS的双层PVA贴剂通过皮肤的透皮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