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内容由专利代理人郇春艳供稿
专利文献号相当于专利文献的“身份证”,在用户阅读、查找和描述专利文献时,能够迅速提供时间、国别、申请状态等信息。本文对专利文献号做简单介绍。
专利文献号通常由几部分组成:
国别代码(双字母) + 申请种类+ 流水序号+ 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1位字母,或1位字母加1位阿拉伯数字)
举例如下:
常用的国别代码列表如下:
代码 | 国别 | 代码 | 国别 |
CN | 中国 | FR | 法国 |
HK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GB | 英国 |
TW | 中国台湾 | IN | 印度 |
AU | 澳大利亚 | JP | 日本 |
CA | 加拿大 | KR | 韩国 |
DE | 德国 | RU | 俄罗斯 |
EA | 欧亚专利局 | US | 美国 |
EP | 欧洲专利局 | WO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各国通常使用的文献种类代码列表如下:
组别 | 文献的种类 | 代码 | |
第一组 | 用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基本或主要编号序列的文献 | 第一公布级 | A |
第二公布级 | B | ||
第三公布级 | C | ||
第二组 | 用于具有与第1组文献不同编号序列的实用新型文献 | 第一公布级 | U |
第二公布级 | Y | ||
第三公布级 | Z | ||
第三组 |
用于专利文献的专门序列 | 医药专利文献 | M |
植物专利文献 | P | ||
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文献 | S |
关于国别代码与文献种类代码之间的申请种类和流水号组成的阿拉伯数字串,每个国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定,就中国而言,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于1989年和1993年的两次调整而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88年为第一阶段,1989年~1992年为第二阶段,1993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列表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的编号体系
公开号 | 公告号 | 审定号 | |
发 明 | CN88100001A | CN88100001B | |
实用新型 | CN88210369U | ||
外观设计 | CN88300457S |
此阶段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沿用申请号。三种专利的文献号均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
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的编号体系
公开号 | 公告号 | 审定号 | |
发 明 | CN1044155 A | CN1014821B | |
实用新型 | CN2043111 U | ||
外观设计 | CN3005104 S |
自1989年开始出版的所有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序列顺序排,逐年累计。起始号分别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自CN1030001A开始,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号自CN1003001B开始,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自CN2030001U开始,外观设计申请公告号自CN3003001S开始。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第三阶段:1993年后的编号体系
公开号 | 授权公告号 | |
发 明 | CN1089067A | CN1033297C |
实用新型 | CN2144896Y | |
外观设计 | CN3021827D |
自1993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种类标识代码相应改为C 、Y、D。
专利文献编号随着专利制度的变化不断变化,小伙伴们在查阅专利文献,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专利文献时,还需要注意一下当时的编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