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jallcom.2021.161513
钠化/脱钠过程中严重的体积变化和FeS缓慢的钠反应动力学限制了其在高性能钠离子电池(SIBs)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一步硫化相结合,制备了自支撑FeS纳米微晶浸渍多孔N、S掺杂碳纳米纤维(FeS@CNFs)。在硫化过程中,含Fe前驱体的初纺膜被碳化和硫化,同时碳基体被含S的氧基团官能化。获得的柔性自支撑FeS@CNFs薄膜可直接用作SIBs负极,无需进行浆料浇铸。由于在导电碳纳米纤维网络中引入了均匀分布的FeS纳米晶,解决了低电子电导率和FeS粒子聚集的问题,因此该薄膜具有显著的电化学性能。此外,由于CNFs的缓冲效应,该薄膜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有限的体积变化。上述薄膜在0.2 A g-1下显示出530 mA h g-1的高比容量,初始库仑效率高达86.2%。而且,由于表面占主导地位的伪电容氧化还原反应增强,有利于电荷转移和离子扩散,因此FeS@CNFs在10和30 A g-1下可提供367和278 mA h g-1的容量,在10 A g-1下进行700次循环后,保持长期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率高达87.6%。
图1.(a)所有样品的XRD图谱,(b)FeS@CNFs的TG曲线。
图2.(a)FeS@CNFs弯曲过程的照片,(b)SEM,(c)HRSEM,(d)TEM,(e)HRTEM图像和(f)SAED图谱。
图3.(a)FeS@CNFs的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插图),以及(b)S2p、(c)C1s和(d)N1s XPS光谱。
图4.(a)FeS@CNFs电极在0.01-3V(vs.Na/Na+)范围内于0.2mV/s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b)FeS@CNFs前3个循环的充放电曲线,(c)FeS@CNFs在1A/g下的循环性能。
图5.(a)FeS@CNFs电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和(b)相应的充放电曲线,(c)FeS@CNFs在10A/g下进行不同循环的电压曲线和(d)循环性能。
图6.(a)FeS@CNFs在0.2-1.0mV/s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b)氧化还原峰的线性拟合线,(c)FeS@CNFs在1.0mV/s下进行电荷存储的电容贡献(红色区域)和扩散控制贡献(灰色区域),(d)FeS@CNFs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贡献率。
图7.所有样品在100kHz至0.01Hz频率范围内的奈奎斯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