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seppur.2021.119202
采用常规电渗析(CED)和双极膜电渗析(EDBM)结合浸出萃取法可从污泥灰(SSA)中回收磷酸盐。在本研究中,首先合成了两种新型双极膜(BPM-1和BPM-2)以用于EDBM工艺。选择聚(2,6-二甲基-1,4-苯醚)作为阴离子交换层(AEL)的聚合物骨架,N,N,N,N-四甲基胍为阳离子改性剂。将作为荷电聚合物的磺化聚苯乙烯用于制备阳离子交换层(CEL)。将石墨烯引入BPM-2界面层(IL)中用作水解离催化剂。通过静电纺丝和热处理制备了双极膜(BPM)。实验表明,静电纺丝是一种操作性强且可控性好的BPMs制备方法,其中AEL、CEL以及IL可以根据需要轻松更改或添加。电纺BPMs的吸水率为69.5%至85.3%,线性膨胀率为7.1%至8.9%。通过电流-电压(I-V)试验以及酸和碱的产率,探究了BPMs的性能。EDBM堆中磷酸产量提高了45%,I-V试验期间的电压降值减小,这表明BPM-2在水解离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此外,还研究了间歇和连续操作条件下CED对SSA渗滤液中磷酸盐的回收性能。结果表明,间歇操作条件下CED可以有效回收溶液中所有的磷酸盐。然而,与连续操作相比,间歇操作是更耗时的。在较低流速和电压下CED连续运行中,电纺膜的性能优于商用膜。
图1.季铵化反应制备GPPO的示意图
图2.BPM静电纺丝工艺示意图
图3.使用定制装置测量电流-电压变化
图4.双极膜电渗析示意图
图5.常规电渗析示意图
图6.PS和SPS的FTIR光谱
图7.PPO、BPPO和GPPO的FTIR光谱
图8.电纺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a-c)CEM的纤维,(d-f)AEM的纤维,(g)石墨烯(G)以及(h和i)BPM界面层
图9.所制备的BPMs的厚度SEM图像。(a和b)热处理前和(c和d)热处理后
图10.两种合成BPMs的热重分析(TGA)曲线
图11.所制备膜的拉伸强度(TS)
图12.两种BPMs的电流-电压(I-V)曲线
图13.样品(I)、样品(II)和样品(III)浸出残留物的EDS结果
图14.间歇操作时电压变化对CED性能的影响;(a和b)使用商用膜,(c和d)使用电纺膜,以及(e和f)商用(-.-)和电纺(-)膜的性能比较
图15.在50V的固定工作电压下连续工作时,流速对CED性能的影响;(a和b)使用商用膜,(c和d)使用电纺膜,以及(e和f)商用(-.-)和电纺(-)膜的性能比较
图16.EDBM工艺中电流密度变化对磷酸和碱溶液生产的影响。(a和b)使用BPM-1,(c和d)使用BPM-2,以及(e和f)BPM-1(-.-)和BPM-2(-)的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