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polymer.2021.123902
静电纺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可在过滤应用中充当驻极体。与此相关的是静电纺丝条件对PVDF纤维β相含量的影响程度。β相含量是测量PVDF纤维垫上电荷电位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静电纺丝三种不同浓度(10、14和18wt%)的聚合物溶液分别制备了具有三种平均纤维直径(328nm、780nm、1167nm)和五种不同基重(10、20、30、40和50g/m2)的PVDF纤维垫。此外,在不同外加电压(21、24、27和30kV)、溶液流速(2、5和8ml/h)、针尖到收集器距离(12、15、18,22cm)和滚筒收集器旋转速度(5,45,100rpm)的条件下电纺丝制备了纤维垫样品,同时保持溶液浓度为10wt%和垫基重为20g/m2。通过SEM图像和FTIR光谱分析对平均纤维直径和β相含量进行了评估。使用定制的法拉第桶测量表观表面电荷电势。溶液成分、流速和针尖距离对纤维直径和β相含量有中等影响。经测量发现表面电位与β相含量成正比。滚筒收集器的转速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β相和表面电位存在相当大的影响。测得的表面电荷电位与基重成正比,与纤维直径成反比。
图1.静电纺丝装置示意图。
图2.在外加电压(27kV)、针尖至收集器距离(22cm)、流速(5ml/hr)、每分钟转速(30rpm)下,由丙酮:DMF(重量比为1:1)溶液制备的PVDF电纺纤维的SEM图像:聚合物浓度为(a)10wt%(b)14wt%(c)18wt%。
图3.纤维直径和基重对测量电位的影响。静电纺丝条件:丙酮:DMF(重量比为1:1),外加电压(27kV),针尖到收集器距离(22cm),每分钟转速(30rpm),聚合物浓度(10wt%)和流速5ml/hr。
图4.(a)不同聚合物浓度(按重量计)下PVDF电纺纤维的FTIR光谱。10%、14%和18%聚合物浓度(按重量计)对应于静电纺丝过程中使用的聚合物溶液的浓度。编号线表示α-和β-相的吸收带特征。(b)计算不同聚合物浓度(按重量计)下样品的β相或结晶相含量和纤维直径。(c)使用法拉第桶在不同聚合物浓度下测量电位与β相的关系。(d)不同聚合物浓度下样品电位与纤维直径的关系。
图5.在外加电压(27kV)、针尖到收集器距离(22cm)、每分钟转速(30rpm)、聚合物浓度(10wt%)和不同流速下,由丙酮:DMF(重量比为1:1)溶液制备的PVDF电纺纤维的SEM图像和纤维尺寸分布:(a)2ml/hr,(b)5ml/hr,(c)8ml/hr。
图6.(a)PVDF电纺纤维在不同流速下的FTIR光谱。流速2ml/hr、5ml/hr和8ml/hr对应于静电纺丝装置中聚合物溶液的流速。编号线表示α-和β-相的吸收带特征。(b)计算不同流速下样品的β相或结晶相含量和纤维直径。(c)使用法拉第桶在不同流速下测量样品电位与β相的关系,(d)不同流速下样品电位与纤维直径的关系。
图7.在针尖到收集器距离(22cm)、流速(5ml/hr)、每分钟转速(30rpm)、聚合物浓度(10wt%)和不同外加电压下,由丙酮:DMF(重量比为1:1)溶液制备的PVDF电纺纤维的SEM图像和纤维尺寸分布:a)21kV,b)24kV,c)27kV,d)30kV。
图8.(a)PVDF电纺纤维在不同外加电压下的FTIR光谱。外加电压21kV、24kV、27kV和30kV对应于在静电纺丝装置中施加到聚合物溶液的电压。编号线表示α-和β-相的吸收带特征。(b)在不同外加电压下计算样品的β相或结晶相含量和纤维直径。(c)使用法拉第桶测量不同外加电压下样品电位与β相含量的关系。(d)不同外加电压下样品电位与纤维直径的关系。
图9.在外加电压(27kV)、流速(5ml/hr)、每分钟转速(30rpm)、聚合物浓度(10wt%)和不同针尖到收集器距离下,由丙酮:DMF(重量比为1:1)溶液制备的PVDF电纺纤维的SEM图像和纤维尺寸分布:(a)12cm,(b)15cm,(c)18cm,(d)22cm。
图10.(a)PVDF电纺纤维在针尖到收集器距离下的FTIR光谱。针尖到收集器距离22cm、18cm、15cm和12cm对应于在静电纺丝装置中针尖和收集器之间保持的距离。编号线表示α-和β-相的吸收带特征。(线条表示α相和β相的吸收带特征)。(b)不同针尖到收集器距离下样品的β相或结晶相含量和纤维直径。(c)使用法拉第桶测量不同针尖到收集器距离下样品电位和β-相含量的关系。(d)不同针尖到收集器距离下样品电位与纤维直径的关系。
图11.在外加电压(27kV)、流速(5ml/hr)、针尖到收集器距离(22cm)、聚合物浓度(10wt%)和不同转速下,由50/50(丙酮+DMF,按w/w计)溶液制备的PVDF电纺纤维的SEM图像和纤维尺寸分布:(a)10rpm,(b)45rpm,(c)100rpm。
图12.(a)PVDF电纺纤维在不同转速下的FTIR光谱。转速100rpm、45rpm和10rpm对应于静电纺丝装置中心轴的旋转速度。编号线表示α-和β-相的吸收带特征。(b)在不同心轴转速下计算出样品的β相或结晶相含量和纤维直径,(c)使用法拉第桶测量不同心轴转速下样品电位和β相含量的关系,(d)不同心轴旋转速度下样品电位与纤维直径的关系。
图13.通过实验(Pmeasured)和计算(Pcalculated)得出的电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