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ceramint.2021.05.261
锂硫(Li-S)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有望成为下一代高容量储能器件。即便如此,多硫化物穿梭、绝缘和硫体积膨胀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为了抑制这些问题,研究者采用静电纺丝和自模板法构建了C/Co9S8杂化多面体修饰碳纳米纤维(表示为C/Co9S8-C@S纤维)作为硫主体。准金属极性Co9S8能够很强地结合并锁定多硫化物,空心多面体提供了硫储存空间。此外,整个纳米纤维形成了一个相互连接的导电网络,有助于Li+/e-的传输,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硫相的逸出。与C/Co9S8多面体和碳纳米纤维相比,C/Co9S8-C@S纤维对多硫化物具有出色的吸附特性。作为锂硫电池正极,C/Co9S8-C@S纤维(硫含量:87.20wt%)在0.1C时的初始比容量为1013.7mAh/g,150次循环后的稳定容量为694.9mAh/g。此外,它在1C下显示出894.7mAh/g的高比容量,在500次循环中每个循环的容量衰减约为0.116%。
图1.(a)C/Co9S8-C@S纤维的合成步骤示意图,(b)C/Co9S8-C@S纤维氧化还原为多硫化物的示意图。
图2.(a)PAN纤维、(b)ZIF-67、(c)ZIF-67/PAN纤维、(d)溶剂热产物、(e,f)C/Co9S8-C纤维和(g)C/Co9S8-C@S纤维的SEM图像。(h)C/Co9S8-C@S的EDS谱。
图3(a)ZIF-67、ZIF-67/PAN纤维,(b)水热纤维、C/Co9S8-C纤维、C/Co9S8-C@S纤维和硫的XRD谱,(c)C/Co9S8-C@S纤维和单个C/Co9S8@S多面体的TGA曲线,以及(d)C/Co9S8-C纤维的孔径分布(插图:N2吸附/解吸等温线)。
图4.(a)C/Co9S8-C@S的XPS全扫描光谱,C/Co9S8-C@S的高分辨率(b)C1s,(c)S2p,和(d)Co2p XPS光谱。
图5.(a)C/Co9S8-C@S纤维的TEM图像。(b)C/Co9S8中空结构,(c)C/Co9S8-C@S纤维中Co9S8和S纳米晶体的HRTEM图像。(d)C/Co9S8-C@S的SAED图谱。
图6.(a)硫,(b)C/Co9S8-C@S纤维的CV曲线。(c)第1至第4(0.1C)、(d)S、C纤维、C/Co9S8@S多面体和C/Co9S8-C@S纤维的充放电曲线。
图7.(a)C/Co9S8-C@S纤维、C/Co9S8@S多面体、C@S纤维和硫正极的倍率性能。(b)C/Co9S8-C@S正极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c)C纤维、C/Co9S8@S多面体和C/Co9S8-C@S纤维复合材料的EIS光谱。(d)不含硫的纯C/Co9S8-C纤维复合电极的循环能力。
图8.C/Co9S8-C@S纤维、C/Co9S8@S多面体、C@S纤维和硫正极在0.1C时的循环能力和库仑效率。
图9.(a)C/Co9S8-C@S纤维复合材料在1C下的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b)C/Co9S8-C@S纤维复合材料和C@S纤维在2C下的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c)C/Co9S8-C@S纤维的SEM图像。
图10.含有不同主体材料的Li2S6上清液的UV-vis光谱。插图:每个样品的数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