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Curr. Opin. Electrochem.:聚偏氟乙烯电池隔膜及其共聚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2021/6/18 10:42:20 admin

DOI: 10.1016/j.coelec.2021.100752

 

锂离子电池(LIBs)是最适合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甚至家用存储系统等多种应用的有效储能系统之一。在不同的电池组件中,隔膜对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最相关的特性是(微观)结构、润湿性、热和机械性能以及离子电导率值。本工作对基于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最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介绍了近两年来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已开发的旨在改善润湿性、热特性和循环性能的不同隔膜类型。最常用的PVDF隔膜类型是复合材料、聚合物共混物以及两者的组合。在最常见的填料中,金属-有机骨架(MOFs)、离子液体和陶瓷颗粒已用于开发PVDF基复合材料,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聚丙烯腈(PAN)、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聚合物可用于开发聚合物共混物。静电纺丝是提高润湿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最常用的加工技术之一。通过将PVDF作为商用隔膜涂层,隔膜的润湿性得到了改善。结果表明,PVDF基电池隔膜将在下一代高性能电池中发挥重要作用。

 

image.png

图1.主要电池组件的示意图和不同电池隔膜类型。


image.png

图2.主要隔膜性能以及相应组件的最相关属性。


image.png

图3.a)PVDF/IL复合材料加工程序的示意图和相应电池性能。b)不同尺度PVDF/MOF-808复合材料的说明性图像,显示了Li+迁移通道。c)使用PVDF-HFP/GO隔膜获得的电池性能。d)紫外光固化PVDF-HFP隔膜的示意图和电池性能。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