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Nanomaterials:电纺形状记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2021/6/16 16:58:21 admin

DOI: 10.3390/nano11040933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作为一类相对较新的智能材料,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发展(例如,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汽车工业和智能纺织品)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SMPs暴露于外部刺激后可以改变其形状、刚度、大小和结构。静电纺丝技术使SMPs具有微/纳米特性,以增强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性能。广泛研究了动态变化的微/纳米纤维结构,以模拟ECM的动力学特性并调节细胞行为。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开发出的核壳纤维等结构,有望用于药物载体和人工血管等方面。微/纳米结构SMP纤维的临床应用包括组织再生、调节细胞行为、细胞生长模板和伤口愈合。本综述介绍了SMPs的分子结构、制备SMP微/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技术的最新进展、SMPs的生物医学应用以及提供动态生物材料结构的未来前景。

 

image.png

图1.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发现、静电纺丝和生物医学应用进展的时间表。


image.png

图2.SMPs分子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image.png

图3.热诱导双向SMPs的策略示意图:(a)液晶弹性体,(b)半结晶网络,(c)聚合物复合网络,(d)互穿网络。


image.png

图4.(a)热可逆Diels-Alder加合物,包括呋喃-马来酰亚胺、蒽-马来酰亚胺和二硫酯二烯。(b)通过链间和链内酯交换途径进行异构化反应。


image.png

图5.(a)常规静电纺丝法随后进行UV交联,(b)静电纺丝同时进行光交联。


image.png

图6.(a)电纺纤维在固定前是随机取向的,沿圆周排列,在恢复后又是随机取向的。(b)SMP移植物在45℃的水中填充股骨缺损,(c)术后第4、8和12周治疗小鼠的X光片。


image.png

图7.(a)基于形状记忆纳米纤维支架的神经导管的自形成,(b)SMP多通道神经导管的横截面图像,(A-C)显示定向和随机纤维层的SEM图像,(D)导管的荧光显微照片。(c)术后12周神经导管移植的照片。


image.png

图8.(a)SEM图像显示了在编程后所施加应变方向上的纤维排列,(b)支架结构改变前后的高细胞活性,(c)支架纤维排列改变后细胞形态和核排列的变化。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