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07/s40820-020-00506-1
伪电容机制可以提供比双电层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比大容量存储机制更快。通常,它们受到活性材料的低固有电子和离子导电率的困扰。在此,利用TiS2修饰、硫掺杂和纳米级结构相结合,开发了能够快速传输钠离子和电子的初纺TiO2/C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其表现出增强的伪电容控制能力。在0.5 mV s-1的扫描速率下,硫掺杂TiS2/TiO2/C电极(称为TiS2/S-TiO2/C)获得了较高的伪电容贡献(占总存储量的76%)。这种增强的伪电容活性可实现快速的化学动力学,并显著提高TiO2的高速钠存储性能。TiS2/S-TiO2/C复合电极在50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可提供114 mAh g-1的高容量。即使经过1500次循环,容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161 mAh g-1),在10,000 mA g-1的极端条件下,其容量为58 mAh g-1。
图1.a)初纺TiS2/S-TiO2/C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图,b)综合XPS光谱,c-f)Ti 2p、S 2p、O 1s和C 1s的高分辨率XPS光谱
图2.a-c)SEM图像。d-e)BF-TEM图像。f-h)代表性HRTEM图像,显示了晶体TiO2芯中晶格平面之间的测量距离。初纺TiS2/S-TiO2/C单纳米纤维的HAADF-STEM图像,以及相应的j)Ti、k)O、l)S、m)C和n)Ti与S重叠的EDX图谱
图3.a)第一、第二和第五个循环的充放电曲线。b)电流密度为100 mA g-1时的循环性能。c)在不同速率下的充放电曲线。d)速率性能。e)以100 mA g-1的速率进行四次循环,以3000 mA g-1的速率进行1500次循环的循环性能。f)TiS2/S-TiO2/C在钠离子电池中分别以100 mA g-1的速率进行四次循环,以10000 mA g-1的速率进行10000次循环的长期循环性能
图4.a)以0.1 mV s-1进行第一个循环的CV曲线。b)log(i)和log(v)的关系。c,d)在0.5 mV s-1下的伪电容贡献。e,f)在钠离子电池中TiS2/S-TiO2/C纳米纤维电极和TiO2/C纳米纤维电极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伪电容贡献率(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