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155/2020/942942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不同负载量下制备了聚丙烯腈(PAN)、醋酸纤维素(CA)、PAN-TiO2和CA-TiO2纳米纤维。使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制备了TiO2纳米颗粒。吸收和发射光谱表明,随着较小颗粒吸收带边缘的增加,形成了TiO2纳米颗粒。TEM结果表明,在500℃下煅烧的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2.2±3.3 nm。XRD分析显示锐钛矿相为纳米颗粒的主要结晶相。将0.2和0.4 wt%TiO2纳米颗粒负载掺入16 wt%CA溶液中,而将1、2和3 wt%TiO2纳米颗粒掺入10 wt%PAN溶液中。SEM结果表明,掺入纳米颗粒后纳米纤维的直径和形态减小。PAN、CA、PAN-TiO2和CA-TiO2聚合物纤维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20、338、181和250 nm。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纳米纤维的直径增大,其形貌得到了改善。不同负载量的TiO2纳米颗粒改善了可纺性和形态,并进一步减小了纳米纤维的尺寸。FTIR光谱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和TiO2纳米颗粒的存在,这与FTIR光谱上的Ti-O拉伸和Ti-O-Ti谱带相对应。
图1:在(a)400℃、(b)500℃和(c)600℃的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的TEM图像和尺寸分布直方图。
图2:在400℃、500℃和600℃的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的XRD图谱。
图3:(a)在400℃、500℃和600℃的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b)Tauc图。
图4:在400℃、500℃和600℃的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的PL光谱。
图5:在400℃、500℃和600℃的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的FTIR光谱。
图6:在距离为15 cm、电压为22 kV的条件下,静电纺10 wt%PAN(a)和不同负载量TiO2纳米颗粒(1 wt%(b)、2 wt%(c)和3 wt%(d))的10 wt%PAN的SEM图像和平均纤维直径分布(e)。
图7:在距离为15 cm、电压为22 kV的条件下,静电纺16 wt%CA(a)和不同负载量TiO2纳米颗粒(0.2 wt%(b)和0.4 wt%(c))的16 wt%CA的SEM图像和平均纤维直径分布(d)。
图8:16 wt%CA(a)、CA-TiO2(b)、10 wt%PAN(c)和PAN-TiO2(d)的FTIR光谱。
图9:16 wt%CA(a)、CA-TiO2(b)、PAN-TiO2(c)和10 wt%PAN(d)的XRD图。
图10:16 wt%CA(a)、CA-TiO2(b)、PAN-TiO2(c)和10 wt%PAN(d)聚合物纤维的TGA和DTA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