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16/j.eurpolymj.2020.109837
静电纺丝是一种由多种材料(包括金属、陶瓷和聚合物)制备纳米级纤维的简单且高度通用的方法。但是,在某些特别是由水不溶性聚合物生产纳米纤维的应用中,常规的静电纺丝是有害的。由于在传统溶液中,电纺纳米纤维是通过蒸发挥发性有毒溶剂形成的,这会产生有害气体并导致环境污染。当通过静电纺丝大规模制备纳米纤维时,伴随的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在此,研究者采用了一种更环保的静电纺丝方法,即浸渍静电纺丝(I-ESP),该方法应用相分离技术将纺丝液在喷嘴前端固化成纳米纤维,而不是溶剂挥发。本研究成功地利用I-ESP在己烷凝固浴中以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酸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纤维。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性质和凝固浴组成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
图1.浸渍静电纺丝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高压电源、注射泵、针头和浸没在凝固浴中的金属板组成。
图2.在浸渍静电纺丝中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进行纤维固化的示意图。
图3.通过I-ESP由DMSO溶液(a)和水溶液(b)制备的PVA纳米纤维的SEM显微照片;下标代表不同的凝结介质,下标1代表己烷:丙酮=97:3,下标2代表己烷:异链烷烃(IP)溶剂=90:10,下标3代表100%己烷。
图4.由PVA/DMSO溶液在添加丙酮的己烷凝固浴中制备的纳米纤维的SEM显微照片,己烷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00:0(a)、97:3(b)、95:5(c)、90:10(d)和85:15(e)。
图5.在添加有IP溶剂的己烷凝固浴中,由PVA/DMSO溶液生产的纳米纤维的SEM显微照片,己烷和IP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a)、97:3(b)、95:5(c)、90:10(d)和85:15(e)。
图6.由含不同聚合度(DP:500,1500,2000,3500)的PVA和不同浓度的溶液(C:5 wt%,8 wt%,10 wt%,12 wt%,15 wt%)制备的电纺纳米纤维的SEM显微照片。
图7.不同浓度(5 wt%、8 wt%、10 wt%、12 wt%和15 wt%)PVA溶液的粘度。
图8.通过I-ESP由PAA水溶液(a)、CA/DMF溶液(b)和PVDF/DMAc溶液(c)制备的纳米纤维的SEM显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