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Mater. Sci. Eng. C:PLGA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层膜用于引导骨再生的体外评估
2020/3/31 15:32:03 admin

DOI:10.1016/j.msec.2020.110849

引导性骨再生膜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以防止成纤维细胞浸润和帮助解剖性骨骼重建。然而,可用的膜缺乏骨再生能力、适当的机械性能或足够的降解特性。因此,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双层膜,其致密层(干相转化)为95:05(wt%)的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HAp(羟基磷灰石),电纺层为PLGA和HAp:β-TCP(β-磷酸三钙),其比率分别为60:40、70:30和85:15(wt%),并对其机械、形态和体外特性进行了评估。该双层膜具有良好的层间粘附性,致密层孔径为4.20μm,电纺层孔隙率为38.2%,因此能够阻止成骨细胞浸润,同时还允许成骨细胞迁移和营养物质渗透。该膜还显示出82℃的Tg和更高的存储模量,在高达54.6℃下保持恒定,这些特性对膜植入和无机械损伤的使用非常重要。60天后,体外降解质量损失仅为10%,符合应用要求。含磷酸钙的膜具有较好的成骨细胞附着、增殖和迁移能力。综上所述,PLGA/HAp/β-TCP双层膜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形态、机械性能和骨再生能力,在骨骼重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image.png

图1.引导骨再生的双层膜放置示意图。干相转化层可防止成纤维细胞浸润,而电纺层可改善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image.png

图2.采用干相转化和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双层膜的示意图。


image.png

图3.(a)HAp和(b)β-TCP的粒度分布。灰色曲线表示粒径的累积分布;dn值表示最大粒径为n%的颗粒,PDI表示多分散指数。(c)HAp和(d)β-TCP的X射线衍射曲线。粒度分布表明具有较高浓度的细颗粒的良好分散,XRD曲线表明形成了磷酸钙相。


image.png

图4.(a)致密层表面的显微照片-D 95:05(500x),(b)含磷酸钙的电纺纤维膜表面(1000x)以及(c)BIL D95:05、(d)BIL 60:40、(e)BIL 70:30和(f)BIL 85:15的膜界面,放大倍率为1000倍。


image.png

图5.DMA分析的储能模量(E')和tanδ曲线:(a)D PLGA,(b)PLGA,(c)BIL PLGA,(d)BIL D95:05,(e)BIL 60:40,(f)BIL 70:30,(g)BIL 85:15。所表示的值对应于Tg,由tanδ峰获得。


image.png

图6.(a)体外降解评估20、30和60天后双层膜的质量扩散和(b)吸水率。星号(*)表示值之间的显著性差异。(c)PLGA的降解(水解)反应。符号◆表示受亲核水分子攻击的酯碳。


image.png

图7.(a)细胞活力评估1、3和7天后的代谢活性。(b)成骨细胞增殖分析1天和7天后的代谢活性。星号(*)表示值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image.png

图8.1天后的共聚焦激光显微照片:(a)BIL D95:05,(e)BIL 60:40,(i)BIL 70:30和(m)BIL 85:15;7天后:(c)BIL D95:05,(g)BIL 60:40,(k)BIL 70:30和(o)BIL 85:15。1天后的电子显微镜照片:(b)BIL D95:05,(f)BIL 60:40,(j)BIL 70:30和(n)BIL 85:15;7天后:(d)BIL D95:05,(h)BIL 60:40,(l)BIL 70:30和(p)BIL 85:15。放大倍率为2000倍。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