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Nat. Commun. 二氧化碳还原:实现工业化可兼容电流密度的单原子镍修饰碳膜
2020/3/31 14:12:29 admin

通过电还原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燃料极具吸引力,既能解决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能够实现直接从大气中获取高附加值的化合物。因此,在过去几年中,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十分火热,诸多学者发表了高水平研究结果。然而,工业水平的电流密度下,相对较少的催化剂可以维持。深圳大学的何传新教授团队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自支撑的镍单原子/多孔碳纤维膜催化剂(NiSA/PCFM),碳纳米纤维中分布的单原子镍位点对CO2的活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的NiSA/PCFM多孔互连碳纳米纤维网络为CO2扩散和电子输运提供了重要的通道。经测试,NiSA/PCFM可在308.4 mA cm-2的局部电流密度下工作120h,法拉第效率达88%。这项工作对于在工业化级别设计二氧化碳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image.png


Hengpan Yang, Qing Lin and Chao Zhang et al.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on single-atom nickel decorated carbon membranes with industry compatible current densities. 2020.11: 593.

10.1038/s41467-020-144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402-0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