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02/app.49207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制造了一种包埋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膜的塑料微流控装置,以用作从污水中去除细菌的过滤器。将电纺PCL纳米纤维膜夹在两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底之间,制成微流控装置。在PMMA顶层,刻有蛇形微通道,并沿微通道钻了165个通孔。底部PMMA层的中央包含四个矩形柱,以防止PCL膜的塌陷。为了降低PCL膜的疏水性并使其获得抗菌功能,在纳米纤维表面涂覆了多巴胺。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量证实了亲水性PCL膜的成功制备。以2 mL/hr的流速引入污水,在5小时内筛选10 mL液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菌落形成单元计数证实,与对照组相比(高达80%)该装置去除了污染水中的细菌,而多巴胺涂层的纳米纤维膜也显示出抗菌活性。这证明了微流控装置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图1.示意图显示(a)顶部PMMA基底,(b)底部PMMA基底和(c)组装过程。从微型设备的(d)顶部和(e)底部获取的照片。照片显示(f)组装的微流体装置和(g)整体实验装置。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颜色图可在wileyonlinelibrary.com上查看]
图2. SEM图像显示了(a,b)裸PCL和(c,d)PCL-PDA纳米纤维的形态。(e)条形图显示PCL和PCL-PDA纳米纤维的直径和孔径。PCL,聚己内酯;PDA,聚多巴胺;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3.裸PCL和PCL-PDA纳米纤维的FT-IR光谱分析。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PCL,聚己内酯;PDA,聚多巴胺[颜色图可在wileyonlinelibrary.com上查看]
图4.在(a)裸PCL和(b)PCL–PDA纳米纤维的表面上测量的水接触角。(c)裸PCL和(d)PCL-PDA纳米纤维膜的图像。PCL,聚己内酯;PDA,聚多巴胺[颜色图可在wileyonlinelibrary.com上查看]
图5.(a)使用包埋裸PCL和PCL-PDA膜的微流控设备,对从出口收集的滤液中细菌的荧光(激发:490 nm,发射:510 nm)和(b)UV-Vis光谱分析。PCL,聚己内酯;PDA,聚多巴胺;UV-Vis,紫外-可见[颜色图可在wileyonlinelibrary.com上查看]
图6.使用微型设备筛选后,对水滤液的CFU进行计数的结果。(a)和(e)是使用蒸馏水的结果。(b)和(f)是使用含有细菌溶液的样品时的结果。(c)和(g)显示了仅使用PCL纳米纤维膜过滤水时的结果。(d)和(h)显示了当使用PCL-PDA纳米纤维膜过滤水时的结果。CFU,菌落形成单位;PCL,聚己内酯;PDA,聚多巴胺[颜色图可在wileyonlinelibrary.com上查看]
图7. SEM图像显示过滤后细菌附着在(a)PCL和(b)PCL-PDA膜表面上。PCL,聚己内酯;PDA,聚多巴胺;SEM,扫描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