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16/j.colsurfa.2020.124673
将明胶基纳米纤维(NF)与高油酸棕榈油(HOPO)纳米乳液或粗乳液进行电纺。采用I-最优响应表面设计,研究了明胶质量分数、针头与收集器间距和乳状液类型(因子)对纤维直径(Df)的影响。NF的Df范围为136.9~240.8 nm,无珠,观察到在Df上各因子之间的协同效应显著。此外,还分析了两种优化的NF的形貌、粗糙度、油分布、过氧化值(PV)、抗氧化活性(AOX)、热稳定性和结晶度;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光滑和微皱的NF;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到非均匀分布的油。微流化和静电纺丝具有较低的PV、较高的封装效率(>94%)和较高的AA值,即高效的封装工艺。NF的热稳定性受乳液类型的影响;无定形结构更倾向于在纤维内部形成更大的液滴尺寸。尽管Df不受乳状液滴大小的影响,但NF的理化性质有所变化。
图1.负载NE(a和c)或ME(b和d)的最佳纳米纤维的SEM显微照片和AFM图像。
图2.负载ME(a和a *)或NE(b和b *)并重叠在光学图像上的最佳纳米纤维的CLSM显微照片。
图3.明胶粉(黑线)、NE-NF(深灰线)和ME-NF(浅灰线)的DSC热分析图。
图4.明胶粉(黑线)、NE-NF(深灰线)和ME-NF(浅灰线)的广角X射线衍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