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16/j.electacta.2020.136040
通过将乙烯基咪唑碘化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价接枝到聚氧乙烯(PEO)上,合成了新型聚合物离子液体(PIL)。将合成的氧化钨纳米颗粒(WO3NPs)掺入PIL溶液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合物纳米复合纤维膜(PVIM-W)。将其用作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QSS-DSSC)的功能电解质。实验研究了膜的结构、形貌及其作为电解质的物理特性。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形成了均匀无珠的纳米纤维。对所有电解质的光伏效应和电化学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电池的液体电解质(η=6.85%)和未接枝的PEO膜相比,PVIM-W膜表现出7.2%的出色功率转换效率(η),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500h后达到初始转换效率的94.4%)。这种新型基于PVIM-W膜的电解质在开发高效稳定的QSS-DSSC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电纺膜和纳米粒子的HR-SEM图像(A1)WO3纳米粒子(B1)PEO(C1)PVIM(D1)PVIM-W。纳米纤维和纳米粒子的直方图(A2)WO3纳米粒子(B2)PEO(C2)PVIM(D2)PVIM-W。
图2.PVIM-W膜的(A)EDX光谱、(B)元素图和(C)TEM图像。
图3.(A)WO3纳米颗粒、PEO和(B)PVIM、PVIM-W的FT-IR光谱。
图4.WO3纳米颗粒、PEO、PVIM和PVIM-W的X射线衍射图。
图5.(A)PEO、PVIM和PVIM-W膜的热重(TGA)和(B)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分析图。
图6.PEO、PVIM和PVIM-W膜的Arrhenius图。
图7.(A)基于PVIM-W、PVIM和PEO膜电解质的循环伏安图和(B)线性扫描伏安图。
图8.基于PVIM-W、PVIM和PEO的DSSCs的奈奎斯特图,在开路偏置时于1个太阳(100mWcm-2,Am1.5G)下测得。
图9.用液体和PEO、PVIM、PVIM-W膜作为电解质制备的DSSCs的光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
图10.使用液体和PVIM-W膜作为电解质的DSSCs在500h内的稳定性测试(测得的参数为η、Voc、Jsc和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