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16/j.cej.2020.124179
铬(Cr(VI))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最具毒性的重金属之一。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水稳性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PVA/PEI)纳米纤维,并对其去除水中Cr(VI)的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分批实验和光谱表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PVA/PEI纳米纤维对Cr(VI)的吸附行为和去除机理。PVA/PEI纳米纤维对Cr(VI)的去除呈pH依赖性,在pH值为4.0时达到最大。采用Langmuir模型,确定了Cr(VI)的最佳吸附量为150 mg/g。纳米纤维对Cr(VI)的去除速度很快(<3h),并且可以在不降低去除能力的情况下再生。带负电的Cr(VI)与带正电的纳米纤维表面之间的静电吸引是Cr(VI)吸附的主要机理。大部分吸附的Cr(VI)还原为Cr(III),呈现八面体的氧化结构。纳米纤维中的胺基是去除Cr(VI)的还原和结合位点。在常见的共存阴离子中,只有硫酸盐和硝酸盐降低了纳米纤维对Cr(VI)的去除率,但对吸附Cr的结构没有影响。铜可以与Cr(VI)竞争配位胺基,从而降低Cr(VI)的还原率。本研究评估了电纺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纳米纤维在复杂水基质中去除Cr(VI)的应用,并提供了有关吸附和还原机理的综合证据。这些信息提高了人们对电纺PVA/PEI纳米纤维去除Cr(VI)的认识,有助于预测其在动态环境中的性能。
图1.初纺(a,d)、交联后(b,e)和在水中48小时后(c,f)的PVA/PEI纳米纤维的SEM图像(a-c)和相应的直径分布(d-f)。
图2.pH对Cr(VI)吸附的影响(a),以及PVA/PEI纳米纤维的pHPZC的测定(b)。实验条件:5 mg/L Cr(VI),0.1 g/L PVA/PEI纳米纤维,0.01 M NaCl的离子强度,吸附时间为3 h。误差条代表平均值±标准偏差。
图3.使用拟一阶和拟二阶模型(a)进行吸附动力学的非线性拟合(a),使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b)在23℃进行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拟合 。实验条件:0.1 g/L PVA/PEI纳米纤维,0.01 M NaCl的离子强度,pH 4.0±0.2,等温线研究吸附3小时,动力学研究为20 mg/L Cr(VI)。误差条代表平均值±标准偏差。
图4.离子强度(a)和共存离子(b)对PVA/PEI纳米纤维去除Cr(VI)的影响。实验条件:0.1 g/L PVA/PEI纳米纤维,pH 5.0±0.2,吸附3 h,10 mg/L Cr(VI)和60 mg/L SO42--S、NO3--N、H2PO4--P、H2CO3-C和Cu2+。误差条代表平均值±标准偏差。
图5.在不存在和存在共存离子的情况下,吸附Cr(VI)前后的Cr(VI)和PVA/PEI纳米纤维水溶液的FTIR。
图6.在0.01 M NaCl溶液中,当pH 值为5.0时,在不存在和存在SO42-、NO3-或Cu2+的情况下,吸附在PVA/PEI纳米纤维上的CrO3、Cr2O3和Cr(VI)的XANES光谱。黄色虚线突出显示了Cr(VI)物种的特征性前缘峰。(要解释该图例中对颜色的引用,请参阅本文的web版本。)
图7.在不存在(红色)和存在SO42-(蓝色)和NO3-(深青色)或Cu2+(海军蓝)的情况下,Cr(VI)在PVA/PEI纳米纤维上吸附Cr(VI)的归一化k3-加权实验(符号)和模拟(线形)Cr K-edge EXAFS光谱(a) ,相应的傅立叶变换幅度(b)和傅立叶变换的实部(c)。b部分中的黑色垂直虚线突出显示了吸附的Cr周围的第二个N壳。拟合结果的更多详细信息显示在表2中。d部分显示了从EXAFS拟合结果得出的拟议Cr吸附结构。(要解释该图例中对颜色的引用,请参阅本文的web版本。)
图8.在不存在(a)和存在(b)共存SO42-和NO3-的情况下,Cr(VI)在PVA / PEI纳米纤维上的吸附过程,以及吸附的Cr(VI)、NO3-和SO42-(c)的解吸过程的原位ATR-FTIR光谱。实验条件:pH 5.0时为0.2 mM Cr(VI)、SO42--S和NO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