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和化学前驱体,在肥料、树脂和医药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高氢含量和重量能量密度也使其成为理想的能源载体和清洁燃料。工业上合成氨主要采用哈伯-博施(Haber-Bosch)法,该方法需要在高温高压(300~500℃、200~300atm)下进行,耗能大,年均能耗约占到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2%。而且,Haber-Bosch法需要高纯度的氢气作为原料,其过程会排放大量的CO2。因此,开发在温和条件下将N2还原为NH3的有效固氮方法十分必要。
碳化钛(TiC)作为一种典型的过渡金属碳化物(TMCs),以其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在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孙旭平教授和李廷帅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通过简单的静电纺丝和碳化技术制备了TiC/碳杂化纳米纤维(TiC/C NF)作为一种高效的稀土丰富的N2还原反应(NRR)电催化剂。用0.1 M HCl 溶液作为电解质,在-0.2 V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位)下,TiC/C NF产氨效率达到 14.1 μg h-1 mg-1,法拉第效率为 5.8%。TiC/C NF中的TiC纳米晶具有较强的N2亲和力,有利于N≡N键的断裂和后续加氢反应步骤,同时,一维碳框架具有足够的导电性和有效表面积促进N2还原反应。因此,此研究工作利用电解质和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很大地提高了电催化产氨效率,为合理设计用于N2还原的一维碳基电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以“Electrospun TiC/C nanofiber for ambient electrocatalytic N2 reduction”为题目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