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周军教授对近些年纤维状可穿戴能源转换器件(FBEC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汇总。以题为“Fiber-Base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for Human-Body Energy Harvesting”发表在Adv. Mater.上。该综述分别从材料和器件体系两个大角度,对各种类型的FBECD器件进行阐述,并且在文尾进行了总结展望。
【图文简介】
图1 人体活动所产生的能量
图2 基于不同机制的纤维状纳米发电机和自供电传感器
图3 压电效应、摩擦起电、静电效应和热电效应机制
图4 纤维状器件制备方法;a) 静电纺丝;b) 高压气流纺丝工艺;c, d) 扭曲和同轴型纤维器件示意图;e) 纤维纺纱;f) 纤维纺织。
图5 纤维状氧化锌压电纳米发电机(FPENGs);a) 扭曲的FPENGs结构示意图;b) 纤维上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c) 两种纤维的扭曲结构示意图;d) 无形变光纤阵列装置原理图;e) 形变下,FPENGs的压电势分布;f, g) 0.53 MPa下,FPENGs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
图6 纤维状PVDF压电纳米发电机;a) 近场静电纺丝在基板上制备PVDF;b) 单个PVDF纳米纤维的SEM图像;c) PVDF-TrFE纱线和纤维的SEM图像;d) PVDF-TrFE纤维弯曲试验原理图;e) FPENG为几种弯曲和不弯曲状态产生电压;f) PFM实验原理图;g) PVDF-TrFE纳米纤维的压电响应性能。
图7 纤维状摩擦发电纳米发电机(FTENGs);a) 基于纳米化PDMS结构的FTENG原理图;b) 同轴结构FTENG。
图8 纤维状驻电体纳米发电机(FBENGs);a) 扭曲FENG的原理图和光学图像;b) 电晕充电的过程;c) FENG工作机制;d-e) 正向与反向测试时的输出电流曲线;f) 同轴FENG器件的结构示意图;g) FENG器件的照片;h-k) 拉伸、弯曲、扭转、按压状态下FENG的电荷位置。
图9 纤维状热电发电机(FTEGs);a) FTEG纺织品;b) 虎纹纱FTEG器件结构的光学图片。
图10 可穿戴器件;a) 纺织器件的照片;b-f) 纺织器件的输出性能;g) 为电子表供电的自动充电系统的光学图像;h) 织物在水下工作的图像;i) 器件反复清洗后的电学性能。
图11 自供电系统和传感器;a) 纤维状的自供电系统方案;b-d) FTENGs工作结构示意图,光学图片和工作机制;e) 自供电系统电路图;f) FDSSC与FTENG混合装置充电曲线;g) FTENGs的归一化QSC值、FDSSCs的ISC值以及FSCs在不同弯曲状态下的电容保持量。
图12 FTENG触摸传感系统;a) FTENG用于可穿戴自供电手势传感手套的照片;b) 一个自供电的人机交互界面;c) 一种自供电脉冲计螺纹;d) 无线检测人体在床上的运动。
文献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19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