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团队:溶胶凝胶电纺丝法制备取向LLZO纳米纤维电解质
2019/11/28 22:20:06 admin

  固态电池(SSBs)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近年来,SSEs种类繁多,包括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材料已经开发出来。一般来说,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轻的重量和形状多样性,但通常表现出较低的离子导电性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这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无机电解质,包括硫化物基陶瓷、氧化物基陶瓷和磷酸盐基陶瓷,显示出高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机械、化学和热稳定性。其中,陶瓷LLZO凭借其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势而成为全固态电池最具吸引力的电解质材料,但是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受制于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之间较大的界面阻抗。

  近期,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团队采用溶胶-凝胶电纺丝法以及后续的热处理过程制备了弹性、高取向度的LLZO纳米纤维薄膜填充在离子导电的聚合物基质中构建了一种弹性固态电解质。这种电解质能够提供快速连续的离子传输通道,因而能够在室温下表现出高达1.16×10-4S/cm的离子电导率。此外,电解质的弹性表面可以很好的与金属锂匹配以适应重复循环过程中电极的体积变化,使锂电镀/剥离循环稳定在700 h以上。该方法使得制备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低成本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以“Elastic and Well-Aligned Ceramic LLZO Nanofiber Based Electrolytes for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为题目发表于期刊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sm.2019.04.043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