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微纳结构防伪标签让你轻松辨别真假玻璃
2019/11/28 22:20:02 admin

  易丝帮讯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李董艳等人发明涉及一种微纳结构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通过静电纺丝纤维与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组装得到。纳米颗粒含有特定的拉曼分子,具有特殊的拉曼指纹峰,指纹峰的强度和位置可转换为特定的条形码。该材料可以稳定地固定在玻璃表面,经过多次水洗,拉曼信号依然保持良好,可作为玻璃的防伪标签。该标签具有特殊的“地势”,即微米级静电纺丝纤维和纳米级核-壳结构、贯通的孔隙结构、独特的条形码和稳定的性能。

  汽车玻璃是汽车构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质的玻璃能够抵挡风雨砂石,是保证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假冒伪劣玻璃不仅影响司机视觉和疲劳程度,更会对乘坐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假冒伪劣玻璃给不法商家牟取暴利,但是会使消费者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品牌商家的形象。为了鉴定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整顿市场秩序,防伪技术应运而生。根据防伪技术制备防伪产品可鉴别物质的真假,这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市场上的防伪标签从技术特征和功能进化角度,主要分为激光标签、查询式数码防伪标签、纹理防伪标签等。自然界的斑纹总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指纹、斑马纹等纹理都是随机的、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纹理的信息进行查询与鉴定。防伪产品需满足身份唯一性、稳定性好和安全性高等要求。该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微纳结构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的微纳结构材料新型、高效和稳定。

图1 微纳结构防伪标签的扫描电镜图;


图2 防伪标签的拉曼光谱及其转换成的条形码。

有益效果:该方法将微米级的静电纺丝纤维与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组装,并将纳米颗粒埋入到静电纺丝纤维中。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丰富易得、结构新颖、拉曼信号稳定,指纹峰的强度和位置转换成条形码可作为一种新颖的防伪标签。该标签在玻璃载体表面可稳定存在,正反两面均可得到表面拉曼增强信号,兼有安全系数高、身份可识别性等优点。

  附:专利信息

  专利名 一种微纳结构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 109754043 A
       申请公布日 2019.05.14
       申请号 201811617691 .4
       申请日 2018 .12 .28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李董艳 顾越 陈虹宇 刘优林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