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丝帮讯 近日,江苏大学邹小波等人发明提供一种食品新鲜度指示电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花青素脂质体;步骤S2、花青素脂质体表面修饰壳聚糖;步骤S3、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新鲜度指示电纺纳米纤维膜。该发明提出用乙醇注入法包裹具有指示功能的花青素得到脂质体,再用安全无毒的壳聚糖修饰,得到一种稳定性更优良的pH指示花青素脂质体,并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将指示性花青素脂质体组装在电纺纳米纤维膜上得到新鲜度指示电纺纳米纤维膜,可以在食品运输贮藏过程中根据新鲜度变化产生的腐败性气体作用产生显著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RGB值的变化建立PCA模型能有效区分不同新鲜度的食品,可应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毒的新鲜度指示智能包装材料。
许多食品在贮藏过程中,随着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分解代谢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使其变质、新鲜度下降,同时伴随产生含氮、胺、氨、醇类和含硫等物质的产生,食品的pH值也产生变化。因此,可以运用组装壳聚糖修饰花青素脂质体的新鲜度指示膜在不同新鲜度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一特性,将其作为指示材料,通过对与食品变质代谢物引起的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反映食品新鲜度的状态,实现食品新鲜度的实时快速的监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无纺布具有超高表面积、致密的结构使其孔隙率超小且孔隙率相对较高、纤维连续性极佳等特点。由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独特的纳米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这使得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能够负载更多的活性物质提供高效的催化性能,在理论上可使智能包装的灵敏度及反应时间更加灵敏高效,对于提高智能指示包装的性能有着一定的价。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花青素脂质体稳定性差、合成方法含有毒有害物质和不能进行指示性应用的缺点,该发明提出用乙醇注入法包裹具有指示功能的花青素得到脂质体,再用安全无毒的壳聚糖修饰,得到一种稳定性更优良的pH指示花青素脂质体,并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将指示性花青素脂质体组装在电纺纳米纤维膜上得到新鲜度指示电纺纳米纤维膜。
图1 壳聚糖修饰花青素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图;
图2 壳聚糖修饰花青素脂质体的电位分布图;
图3 贮存不同时间猪肉新鲜度的颜色变化图;
图4 不同猪肉新鲜度的PCA三维主成分图;
图5 壳聚糖修饰的花青素脂质体和花青素脂质体稳定性对比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该发明采用优化的乙醇注入法包裹具有指示性的花青素制备得到具有指示性的花青素脂质体,并在花青素脂质体表面修饰上可食用的壳聚糖,提高脂质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干扰能力,最后将修饰后的花青素脂质体组装在电纺纳米纤维膜上得到具有新鲜度指示功能的电纺纳米纤维膜,可见壳聚糖修饰后的脂质体让脂质体更稳定,并且利于脂质体组装到纤维膜上。该电纺纳米纤维膜上组装的花青素脂质体的花青素脂质体平均包封率能达到88.35%,具有较高的花青素装载能力;且组装上的花青素脂质体具有均一的粒径且为稳定的体系。
2. 该发明中花青素脂质体合成采用的乙醇注入法,选用可食用性的花青素作为指示剂,利用乙醇代替其他方法中常用的乙醚或者氯仿等有毒溶剂,合成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可以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中;
3. 该发明新鲜度指示电纺纳米纤维膜中组装有pH值指示的花青素脂质体,可以在食品运输贮藏过程中根据新鲜度变化产生的腐败性气体作用产生显著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RGB值的变化建立PCA模型能有效区分不同新鲜度的食品,可应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毒的新鲜度指示智能包装材料。
附:专利信息
专利名 一种食品新鲜度指示电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 109371672 A
申请公布日 2019.02.22
申请号 201810985483 .3
申请日 2018.08.28
申请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邹小波 石海军 黄晓玮 翟晓东 石吉勇 李志华 徐艺伟 胡雪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