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南京工业大学孙庚志教授等人:中空骨架包覆氮掺杂纳米纤维碳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
2019/11/28 22:19:52 admin

  储能装置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的主要电源。其中,超级电容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杂原子掺杂碳基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丰富活性位点、化学惰性、环境友好、安全、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制备超级电容器候选材料之一。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可调的组成和多孔结构,是制备杂原子掺杂碳质纳米结构的理想前驱体。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合成过程复杂、低导电率、表面低活性位点、离子低扩散率等。


图1 氮掺杂纳米纤维碳(N-NFC)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孙庚志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An Jianing团队通过在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上负载尺寸和形态均匀的MOF粒子,构建了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聚合物侧链上的极性基团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促进了MOF成核,而位阻使MOF成核过程中的尺寸和形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将制备好的核壳纳米纤维转化为氮掺杂纳米纤维碳(N-NFC)。制备的N-NFC具有高导电性的一维纳米纤维结构、中空碳骨架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形貌、具有大量高表面积的微孔/中孔,此外,较高的N掺杂量。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N-NFC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高比电容、高能量/功率密度、离子扩散速率快、循环稳定性好等特点。

图2 (a)没有聚合物纳米纤维存在的ZIF-8粒子的SEM图像。(b-c)固体结构碳化后ZIF8的SEM和TEM图像。(d) PAN@ZIF-8, (e) PVA@ZIF-8, (f) PLA@ZIF-8的SEM图像。(g)不含PAN纳米纤维或(h)包覆PAN纳米纤维的MOF(以ZIF-8为例)生长机理示意图。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C8NR09454C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