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郭少军研究员和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团队报道了一种褶皱超薄Ir纳米片锚定在N掺杂碳纳米纤维(Ir NSs-CNFs)材料表面的制备方法,将其作为Li-CO2电池正极可有效提升电池性能:在5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截止容量为1000 mAh g-1,至少可以稳定的充放电循环400次;同时该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充电过电势,100mA g-1 的电流密度下,充电终止电压低于3.8V,这是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最低的充电过电势。对中间产物进行非原位分析表明,在放电过程中,Ir NSs-CNFs可以有效地稳定无定形颗粒中间体(可能是Li2C2O4)并延缓其进一步转变为薄板状Li2CO3,而在充电过程中,可以使 Li2CO3易于完全分解,这是提高Li-CO2电池性能的关键所在。 该工作在Advance Material 期刊上发表题为“Crumpled Ir Nanosheets Fully Covered on Porous Carbon Nanofbers for Long-Life Rechargeable Lithium–CO2 Batteries”的研究型论文,详细阐述了其出色的研究成果。
图1. Ir NSs-CNFs 材料。(a-c)TEM 图 , (d) 高分辨率TEM图像 , (e)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TEM图像 , (f)元素映射,(g) Ir NSs-CNFs材料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8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