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中国学者研制出直径仅1纳米新型纳米线催化剂
2019/12/13 11:31:47 admin

  中新网合肥12月4日电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课题组与湖南大学黄宏文教授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线催化剂,该纳米线的直径仅有一纳米。

  据介绍,这种兼具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有望大幅降低未来电动汽车最理想电池的价格。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杂志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调等优点,是未来电动汽车中最理想的驱动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端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十分缓慢,需要使用大量贵金属铂纳米催化剂作为电极催化剂来维持电池的高效运转,这使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成本十分高昂,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目前,许多已报道的铂基催化剂拥有卓越的质量活性,但其中绝大部分催化剂的稳定性不够,这是由于高质量活性所依赖的结构在热力学不能够稳定存在,研制兼具高质量活性和优良的稳定性的铂基催化剂极具挑战性。

  面对这一难题,该项目研究人员通过精细调控铂基催化剂的维度、尺寸、组分,研制出超细的铂镍铑三元金属纳米线催化剂。由于该纳米线的直径仅有一纳米,其表面铂原子占整体铂原子比率高于50%,展现了超高的原子利用率,为高的催化质量活性提供了结构基础。

  测试表明,这一纳米线催化剂的质量活性是目前商用铂碳纳米催化剂的15.2倍。同时,这种催化剂在氧气气氛下循环使用10000次后,只有12.8%的质量活性性能损失。

  曾杰表示,相较于目前商业铂碳纳米催化剂,碳负载的超细铂镍铑三元金属纳米线催化剂在质量活性和催化稳定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展现出很好的应用潜力。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