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静电纺双层血管支架内层具有接枝PEG和肝素的介孔硅用于兔颈总动脉再生
2018/11/20 10:37:42 qimiao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冠心病、血管瘤、外周血管病变等引起的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30%。血管移植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管移植物包括自体血管、异体血管和人工血管。自体或同种异体血管的来源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制造人工血管,以取代自体或异体血管。大直径(>6mm)人造血管, 如:膨化聚四氟乙烯管,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但此血管用于小口径(<6 mm)的血管移植时出现凝血而血栓现象。因此小血管移植物的抗凝血和促内皮化成为目前解决小血管缺损的关键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第15卷第一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东华大学莫秀梅课题组与上海中山医院陆树洋等合作制备了一种双层血管复合移植材料。将聚乙二醇的一端接枝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另一端接有肝素,由此得到的含肝素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PLGA/胶原混合静电纺成纳米纤维管作为血管内层,此内层材料促进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了血小板的粘附,增加了抗凝血性。血管外层为静电纺聚氨酯纳米纤维,以此提供机械支撑。内层材料为可降解材料,体外降解实验60天后,纤维膜的重量损失了92.4%;外层聚氨酯为不可降解材料。由此构成的双层血管支架被皮下植入大鼠体内 7, 14 和 28 天后都没有发生炎症反应,表现出优良的组织相容性。进一步将内径为2mm的双层血管支架植入新西兰大鼠颈总动脉15mm长缺损处用于血管再生,植入两个月后血管依然保持血流通常,HE组织切片显示内层材料已经降解并再生出血管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到此血管组织为单层内皮层(CD31标记)和多层平滑肌层(αSMA标记)。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此种具有功能化内层的双层血管支架有潜力应用于小口径血管组织再生。

  上述工作以Electrospun bilayer composite vascular graft with an inner layer modified by PEG and Haparin to regenerate the blood vessel 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请使用谷歌,360极速,火狐或Edg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