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郑大毛彦超博士关于可穿戴供电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2019/11/28 22:19:38 admin

  近期,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研究所青年教师毛彦超博士在可穿戴供电器件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 Mater. Chem. A》(影响因子: 9.931)上,(Washable textile-structured single-electrod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self-powered wearable electronics,J. Mater. Chem. A, 2018, 6, 19143)。

  近年来,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些可穿戴电子设备往往需要频繁地充电或更换电池,如何为这些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既环保又可持续的电能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可穿戴供电器件的柔性、舒适性与可洗涤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基于疏水性纳米纤维高分子,开发出一种可洗涤的柔性可穿戴摩擦纳米发电机。这种具有编织结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与衣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将人体活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一些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这种可洗涤的、编织结构的可穿戴摩擦纳米发电机为发展自供电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新思路。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为该论文第一单位,毛彦超博士为通讯作者,2016级硕士研究生宁川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梁二军教授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郑州大学物理学科推进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TA/C8TA07784C#!divAbstract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