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纤维在过去十年中已经被研究用于临床应用,并且基于它的医疗设备,现在可用于临床使用。除了人类临床应用之外,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将其用于兽医应用。许多在静电纺丝支架上的体内研究已经在猪、狗甚至马等家养动物中进行,最终转化为人类临床试验。这种体内研究已经提供了电纺丝纤维可用于动物治疗的证据[Wu等,2015,Holderegger等2015]。
电纺纤维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携带药物或其他活性化合物。Souza等(2014)研究了使用聚(3-羟基丁酸酯 - 共-3-羟基戊酸酯)包覆和释放可生物降解的双氯芬酸钠电纺纤维(PHBV),作为人类和动物在疼痛、发烧和炎症情况下使用的药物。Karuppannan等(2017)研究了静电纺丝玉米醇溶蛋白纤维作为孕激素递送载体用于牛的发情期。在静电纺丝之前将孕酮溶解在玉米醇溶蛋白中,PBS中孕酮的体外释放表明,七天内逐渐释放。在载有黄体酮的玉米醇溶蛋白纤维上培养的Vero细胞在24小时后保持大部分存活。
由电纺纤维制成的支架具有类似于天然组织的3D环境的厚度,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探索静电纺纤维在体外模拟组织功能的应用。MacKintosh等(2015)使用电纺聚乙交酯(PGA)纤维支架构建了带有种子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牛子宫内膜功能重建。首先将基质细胞接种到支架中,然后在1天或7天后接种上皮细胞。在研究中,在接种基质细胞1天后接种的上皮细胞,在第10天比在第7天接种的上皮细胞更能代替原生子宫内膜组织。这可能是由于来自上皮细胞的生物化学线索影响细胞的行为和增殖基质细胞。支架上共培养的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表现出天然子宫内膜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以及上皮细胞ZO-1的适当表达。子宫内膜细胞对催产素加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的前列腺素E2(PGE)和F2α(PGF)反应也证实了构建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