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专家风采 > 专家详情
专家图片
张彤 教授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个人履历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年12月

招生方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

电话:83792449-833

邮箱:tzhang@seu.edu.cn

教育背景:

1986年09月至1990年07月,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1996年09月至2000年12月,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2001年01月至2002年12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3年01月至2007年03月,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年04月至2008年03月,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访问学者(东南大学华英学者)

2012年08月至2012年11月,剑桥大学光电子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学者

2016年07月至2016年08月,剑桥大学光电子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学者

2007年04月至今,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破格),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任职:

美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矿物、金属及材料学会会员、美国陶瓷学会会员、美国金属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客座主编,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 Materials Horizon, Small, Nanoscal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hemical Communication, 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 Langmuir, IEEE photonics,《光学学报》,《中国激光》, 《激光与光电子进展》等40余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光电器件及功能材料研究、微纳光电集成功能芯片及器件、微波光子器件及芯片技术、新型低维红外半导体光电器件以及光学惯性器件及传感芯片等,在这些高速发展的光学领域前沿交叉学科坚持攻关十余年,从基础材料、单元器件、集成芯片、系统构建到成果转化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

围绕金属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亚波长光传输特性和高局域光强密度特性等,提出了多种具有显著创新意义的新器件和新波导结构;针对金属纳米光学材料及薄膜的可控制备和光学特性,报道了多种纳米材料合成技术以及金属等离激元功能薄膜的化学自组装制备技术;攻关了高性能光波导材料合成、微波光子芯片设计制备和系统应用研究技术;研制了多种新型低维材料光电功能器件,包括全新机理二维材料红外探测器,以及基于宽谱吸收的银纳米结构高效光热转换器件;将表面等离激元波导器件的新特性、新功能和新机制与光学惯性传感器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多种新颖的微纳光学芯片。


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预研基金项目等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Nanoscal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Physical Letters等高水平期刊,论文总引用次数近1400次(google学术检索),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四部。

热门排行
1
采用电纺丝法制备了前驱体纳米纤维膜,固化的纳米纤维均匀分布。在随后的热解过程中,PVP被碳化成相互连接的3D碳骨架,纳米纤维形态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