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专家风采 > 专家详情
专家图片
吴之传 教授

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个人履历

所受教育

1981 年 9 月 - 1985 年 7 月 安徽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6 年 9 月 - 1999 年 7 月 安徽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职称职位

1985年 7月 - 现在 安徽工程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4年)

2000年5月 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4年5月 - 现在 安徽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

2005年1月 - 现在入选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首期计划培养人选——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2006年1月 - 现在 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

2014年 应用化学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

主持项目

1、2016-2019年  纤维骨架高分子共配位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炔烃偶联反应(2157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60.0 万元;

2、2014 -2016年 基于金属配合物纤维骨架新型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KJ2014ZD0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负责人; 20.0万元;

3、2012 -2015年 “偶联反应新颖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17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完成人,55.0万元;

4、2007 -2010年 “金属配合物纤维对CO的吸附及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2077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5.0万元

5、2005-2005年“金属/腈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047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完成人,8.0万元;

6、2002 -2005年 “纤维金属配合物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2077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完成人,22.0万元;

7、2005 -2006年 “聚醋酸乙烯酯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 (2005kj012zd),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5.0万元;


研究方向

教学研究

1、“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课程负责人;

2、“物理化学”,校级精品课程,2005年,课程负责人;

3、“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7年1月~2008年12月,项目负责人;

4、“应用化学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研究”,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09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负责人;

5、“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1年1月~2015年12月,项目负责人。

6、“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2年1月~2016年12月,项目负责人。

研究领域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有机合成化学

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

讲授课程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工艺学

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

合成实验

功能材料科学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1、2005年,“偕胺肟纤维与金属离子反应动力学及其功能性研究”,芜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R3-1);

2、2005年,“纳米陶瓷新材料在功能性纺织品中的应用”,芜湖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R1-4);

3、2008年,“聚醋酸乙烯酯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 安徽省科技成果(08-391-01);

4、2005年,“偕胺肟纤维对金属离子吸附动力学及其性能研究” 安徽省科技成果(05-273-01);

5、2010年,“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00746-1);

6、2011年3月,芜湖市十大优秀女科技带头人;

7、2009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 “安徽省教学名师”;

8、2007年9月,被安徽省人事厅和省教育厅授予 “全省模范教师”;

9、2007年9月,被安徽省妇联和和省教育厅授予 全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10、2005年3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 “十五”建功立业“先进女职工”;

11、2006年,被学校授予“师德标兵”;

12、2001年和2003年、2006年度三次被评为学校“先进个人”;

13、2003-2004、2005-2006学年度两次获学校“教学优秀奖”;

14、2004年,被评为学校“十佳”女教工;

15、学校第一~六批“学术骨干”。


代表性论文

1.Wu Zhi-Chuan, Yang Quan, Chen Meng, Liu Li, Tao Ting-Xian. A highly active nickel-fibre complex as a catalyst for the Heck reac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6, 3: 164-166. (SCI)

2.吴之传, 李小东, 宋慧, 许茂东. Fe3+/N共改性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化工新材料, 2016, 44(6): 116-118.

3.许茂东, 杜坤, 吴之传. 混晶TiO2微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 38(10): 79-83.

4.Wu Zhi-Chuan, Sun Yu-Xing, Xu Mao-Dong, Tao Ting-Xian. Efficient catalytic Sonogashira reaction catalysed by modified fibre-palladium(II) complex in air,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5, 8: 478-481. (SCI)

5.Lu Ye-Neng, Wu Zhi-Chuan, Ren Yi-Ming, Tao Ting-Xian. Highly efficient synthesis of arylnaphthalenes by modified fibre-palladium(II) complex catalysed Suzuki reaction in air,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4, 1: 5-8. (SCI)

6.Zhi-Chuan Wu, Yong Zhang, Bo Wang, Gui-Xiang Qian and Ting-Xian Tao. Synthesis of palladium dendritic nanostructures on amidoxime 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through a complexing-reducing metho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2013, 178, 923-929.

7.Zhi-Chuan Wu, Ye-Neng Lu, Yi-Ming Ren, Zhi-Ming Chen and Ting-Xian Tao.Suzuki cross-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with phenylboronic acid catalyzed by amidoxime fibers-Nickel(0) complex.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3, 37, 451-453.

8.Zhi-Chuan Wu, Qi Wu, Meng Chen and Ting-Xian Tao, Fiber-Palladium Complex as Highly Active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Heck Reaction in Air.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3, 25, 5783-5786.

9.Zhi-Chuan Wu, Ya Huang, Ye-Neng Lu, Ting-Xian Tao, Ze Zhang. Suzuki reactions of aryl bromides catalyzed by amidoxime fibers-palladiumII complex,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12, 29, 158-161.

10.Wu Zhi-Chuan, Zhang Yong,Tao Ting-Xian, Zhang Lifeng, Fong Hao.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amidoxime fibers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in waste water”,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0.08257 (2010) 1092–1097.

11.吴之传. 偕胺肟纤维-钯(II)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J]. 分子催化,2010,24(3):254-261.


会议报告

1、吴之传*,陶庭先,张勇,汪波. 聚丙烯腈纤维表面“金花”的控制合成,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无机化学学术会议,2011年8月,哈尔滨

2、吴之传* 陶庭先 吴琦 黄雅 纤维配位负载钯高活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温和条件下催化Heck反应研究,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2011年10月,南京

3、黄雅,吴之传*,任如飞.“偕胺肟-Fe(III)配合物纤维催化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研究”, 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应用学术会议,2010年11月,长沙

4、吴琦,吴之传*.“钯/偕胺肟配合物纤维催化碘苯Ullmann自身偶合制备联苯”, 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2009年12月,广州


热门排行
1
采用电纺丝法制备了前驱体纳米纤维膜,固化的纳米纤维均匀分布。在随后的热解过程中,PVP被碳化成相互连接的3D碳骨架,纳米纤维形态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