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专家观点 > 详情
2022年!丁彬教授团队发表20篇IF>15的文章
2023/1/9 15:07:16 admin

导读:

 

2022年,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团队在“静电纺丝与纳米纤维”方面发表了近40篇文章,可谓是硕果累累。其中,影响因子>15的文章约20篇!在之前的推文中,易丝帮整理了丁彬教授团队在1-6月发表的9篇高影响因子文章(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团队2022年1-6月IF>15的9篇文章)。本期内容,易丝帮将从7-12月的发表论文中,精选9篇高分文章,供大家了解。

 

1、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IF 16.744 ):电纺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2022.12.16


图片1.png

图片2.png

 

➣背景:多孔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度定制的孔隙陷阱、拓扑多孔通道和高表面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环境和能源应用的热点话题。然而,关于1D纳米纤维、2D纳米纤维膜和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跨尺度成孔策略,特别是纤维内和纤维间孔隙的多尺度设计和结构工程的综述文章未有报道。

 

➣主要内容: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斯阳研究员发表综述,系统地介绍了1D纳米纤维、2D膜和3D气凝胶中超微孔、中孔和大孔的设计、合成和多孔工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详细内容:重点研究了结构-性能的相关性。介绍了多孔纳米纤维材料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多功能应用。最后,提出了静电纺多孔纳米纤维材料发展的挑战、机遇和未来展望。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0989

 

2、Small ( IF 15.153 ):电纺纳米纤维膜:用于防水透气的多功能介质 2022.11.20


图片3.png

图片4.png

 

➣挑战:防水透气膜可阻止液态水渗透,同时允许空气和湿气的传输,引起了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但是,典型的聚四氟乙烯(PTFE)防水透气膜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另外,聚四氟乙烯膜的制造复杂,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

 

➣主要内容: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张世超研究员系统概述了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详细内容:本文以一步静电纺丝和纳米纤维后处理为出发点,介绍了制备膜的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类防水透气膜的不同设计理念和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膜的一些代表性应用,包括个人防护、海水淡化、医疗敷料和电子产品。最后,提出了防水和透气纳米纤维膜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5067

 

3、Materials Today ( IF 26.943 ):柔性氧化物陶瓷微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现状与策略2022.11.18

 

图片5.png

图片6.png

 

➣背景:氧化物陶瓷微纳米纤维(MNFs)是一种新型的结构陶瓷体系,但其具有固有的硬度和脆性。丁彬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纺织技术和制造柔性氧化物陶瓷MNFs。

 

➣主要内容1: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闫建华研究员首先简要综述了氧化物陶瓷MNFs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然后,综合论述了柔性氧化物陶瓷MNFs的定义、柔性机理以及柔性氧化物陶瓷MNFs的制备策略和方法。

 

➣主要内容2:最后,对氧化陶瓷MNFs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作者认为它们将向柔韧、多孔、多功能、薄膜、气凝胶等方向发展,其功能应用将从传统的隔热领域渗透到柔性电子与电池、智能人工肌肉、工业催化等新兴领域。

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2.11.004

 

4、ACS Nano ( IF 18.027 ):用于稳定锂金属负极的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2022.11.10


图片7.png

图片8.png

 

➣挑战:金属锂具有比容量高、电极电位低的特点,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仍面临着枝晶生长不可控和体积膨胀等严峻挑战。

 

➣主要内容: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闫建华研究员系统概述了锂金属负极纳米纤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详细内容1:首先,分析了锂金属负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保护层、三维骨架、隔膜和固体电解质等方面综述了纳米纤维材料稳定锂金属负极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进展。

 

➣详细内容2:最后,对纳米纤维材料在锂金属电池保护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该综述建立了纳米纤维材料与锂金属负极改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为高安全锂金属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2c09037

 

5、Nano-Micro Letters ( IF 23.655 ) :从1D 纳米纤维到 3D 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奇妙演变 2022.9.26


图片9.png

图片10.png

 

➣背景:一维SiO2纳米纤维(SNFs)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独特的光学和热特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无机纳米材料之一。

 

➣主要内容: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团队发表综述,重点介绍了静电纺SNF在结构设计、可控合成和多功能应用方面的重大进展。

 

➣详细内容1:首先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可用的原料和典型设备。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不同结构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策略,重点介绍了新出现的三维SiO2纳米纤维气凝胶。

 

➣详细内容2:将继续关注 SNF 从脆性到柔韧性转变的重大突破,以及实现其机械增强的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2-00937-y

 

6、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IF 19.924 ):柔性和弹性陶瓷纤维材料的兴起 2022.8.15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挑战:传统陶瓷材料由于其脆性和对缺陷的敏感性,很难在在复杂环境中使用。因此,在高频振动或高强度弯曲环境不可避免的前沿领域,开发柔性和弹性陶瓷材料非常紧迫。

 

➣主要内容: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刘一涛研究员对新兴的柔性和弹性陶瓷纤维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回顾。

 

➣详细内容:从基本概念的介绍开始,然后深入分析了其微观结构与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单个纤维和纤维组件的增韧机理。最后,展示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本综述有望为陶瓷纤维材料向更好的性能和更光明的前景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7130

 

7、ACS Nano ( IF 18.027 ):用于高温吸收噪声的柔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 2022.8.11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挑战:航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随着飞行速度和载重能力的不断提高。现有的航空吸声器存在重量大、高温稳定性弱、难以同时实现良好的低频(<1000 Hz)和高频(高达6000 Hz)吸声的致命缺陷。

 

➣方法: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张世超研究员报告了一种通过气泡辅助冷冻铸造技术来制造具有级联谐振腔的柔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强大策略。

 

➣创新点1:柔性陶瓷纳米纤维、软蒙脱土纳米片和硅溶胶胶共同组装的稳定铰链谐振腔结构使气凝胶具有温度不变的压缩性(从−196℃到1100℃)和可弯曲性。

 

➣创新点2:级联谐振腔和互联纤维网络的综合优势使柔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具有不随温度变化的全频率噪声吸收性能(在63-6300 Hz时降噪系数高达0.66)。https://doi.org/10.1021/acsnano.2c06011

 

8、Angew. Chem. Int. Ed.( IF 16.823 ):自愈合纤维膜  2022.7.21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挑战:作为一个新方向,自修复纤维膜(SFM)在一种材料中表现出多孔结构和自修复能力。与无孔自修复材料不同,由于 SFMs 的修复机制和微观结构更加复杂,将自修复特性引入多孔纤维膜材料更具挑战性。

 

➣主要内容: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发表综述,主要介绍了自修复纤维膜的自我修复机制、设计原则和制备方法。

 

➣详细内容:详细介绍了 SFMs 自愈性能的特点,并从 SFMs 的制备和愈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见解。此外,还介绍了 SFM 的剩余挑战和未来发展,其最终目标是设计高效的自愈和超稳定纤维膜。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8949

 

9、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IF 16.744 ) :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吸湿排汗,使温度下降约4.2 °C  2022.7.9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挑战:纺织品作为皮肤与环境的中间层,通过对局部人体热湿条件的管理,在实现个人舒适和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炎热潮湿的户外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或阳光照射,仍然会导致人体热量积聚和过多的汗水。

 

➣方法: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王先锋教授通过使用组合的相分离聚合物涂层和单面疏水电喷涂涂层制造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纺织品。

 

➣创新点1:明治结构的纺织品由商业棉纺织品组成,其两侧分别涂有醋酸纤维素分级纳米纤维网络 (CAHNN) 和水基含氟聚合物 (WFP)。使三明治结构的 CAHNN/棉/WFP 纺织品能够反射 93.4% 的太阳辐照度并发出 96.3% 的 人体红外辐射。

 

➣创新点2:这种纺织品具有高比表面积(19.73 m2 g-1),导致汗液快速蒸发率为 0.26 g h-1。对人体进行实际户外冷却测试表明,与商用棉纺织品相比,这种 CAHNN/棉/WFP 纺织品的温度下降了 ∼4.2 °C。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8012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