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文梳理了朱美芳、赵勇、张莹莹、刘天西等人2022年1-4月在期刊《Advanced Fiber Materials》上发表的关于纤维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综述,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勇教授:电纺分级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本综述概述了电纺分级多孔纳米纤维的设计策略、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具有不同类型孔隙的纳米纤维,包括微孔、中孔、大孔和分级孔。
➣然后综述了电纺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在催化、储能、吸附与分离、隔热阻燃、吸声吸波、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
➣最后,强调了电纺多孔纳米纤维在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潜在机遇。
DOI: 10.1007/s42765-022-00132-z
2. 清华大学张莹莹团队:添食法制备银纳米线增强蚕丝纤维
➣该研究通过给桑蚕喂食银纳米线(Ag NWs)改性的桑叶,制备了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提升的蚕丝纤维。
➣将配制的Ag NWs溶液喷洒到桑叶上,晾干后用作饲料。在桑蚕五龄时开始喂食Ag NWs饲料,直至其吐丝结茧。
➣随喂食Ag NWs的增加,蚕丝中的Ag含量逐渐提升,无定形组分含量和晶体的取向度逐渐提升,这是蚕丝纤维同时增强增韧的主要原因。
➣制备过程中,各组桑蚕生理状态、蚕茧质量、蚕丝直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喂食Ag NWs对蚕的正常生理状况影响较小。
DOI: 10.1007/s42765-021-00130-7
3.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团队:柔性陶瓷纤维:制备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本文从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柔性陶瓷纤维(FCF)的最新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FCF和FCF的制备材料。
➣讨论了各种制备FCF的方法,包括离心纺丝、静电纺丝、溶液吹纺、自组装、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和聚合物转化。
➣进一步详细阐述了FCF在保温、空气过滤、水处理、吸声、电磁波吸收、电池隔膜、催化应用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应用。
➣最后,对FCF的制备和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DOI: 10.1007/s42765-022-00133-y
4. 青岛大学曲丽君教授:基于智能纤维和纺织品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的最新进展:材料、制造和应用
➣随着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柔性可伸缩的智能穿戴电子设备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是新一代柔性电子设备的先行者。
➣在这些智能设备中,柔性可拉伸应变传感器以其良好的柔韧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以及在个人医疗保健和运动检测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广泛研究。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应变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和关键参数、常用的导电材料和柔性衬底以及常用的制备方法,最后提出了应变传感器的未来应用和展望。
DOI: 10.1007/s42765-021-00126-3
5. 江南大学刘天西教授团队:具有取向多孔结构的耐压缩、轻质MXene/碳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高效储能
➣江南大学刘天西教授&黄云鹏副教授制备了一种具有取向“层-柱”微观多孔结构的Ti3C2Tx/碳纳米纤维(CNF)复合气凝胶,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
➣制备了短切PAN纤维为交联剂和插层单元,通过协同组装Ti3C2Tx片层与PAN纤维构建了均匀的交联网络,解决了MXene的堆叠问题。
➣利用冷冻干燥和碳化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取向多孔结构的Ti3C2Tx/CNF复合导电气凝胶。
➣Ti3C2Tx/CNF气凝胶在作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显示出268 F g-1的高比容,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6000 W kg-1下表现出3.43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
DOI: 10.1007/s42765-022-00140-z
6. 青岛大学龙云泽教授团队:用于高效油/水分离的先进电纺纳米纤维材料
➣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渗透性、分离效率高、比表面积大、润湿性可调、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在油水分离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种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最新进展。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纳米纤维吸附剂、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与合成,并从不同的应用、设计原理、分离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最后,对油水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DOI: 10.1007/s42765-022-0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