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材料手册 > 详情
一种大孔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2020/8/11 16:12:39 admin
一、背景

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形似细胞外基质、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可控的降解性等特性,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皮肤、血管、肌腱、软骨等组织修复研究领域。然而普通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材料结构通常比较致密,孔径较小通常约5μm,不利于组织细胞向材料内部迁移、浸润,影响组织修复效果。因此,开发工艺简单的大孔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步骤

1. 称取2 .1g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溶解于10ml体积比为7:3的三氯甲烷和N ,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体系中,磁力搅拌15h,涡旋5min,待溶解完全后得到浓度为0 .21g/mL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

2. 将220g干冰装入电纺接收滚筒内部,预冷,使纳米纤维接收装置表面温度降至冰点以下。

3. 用注射器吸取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溶液,再将注射器安装在由微量注射泵上,设置静电纺丝参数:聚合物溶液流速为1ml/h,滚筒转速80rpm,电压20kV,接收距离为13cm。调节环境参数:环境温度24℃,环境湿度46%。

4. 静电2 .5h后,取下接收滚筒放置在-80℃冷冻10h,再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32h,得到大孔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纳米纤维材料。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分享